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的决策依据,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当大多数人都做出类似决策时,就会形成市场现象,这种市场现象会对市场本身和国家经济都产生深远影响,而经济学家就是研究当面对具体的国家政策时,市场参与者可能采取的行为对策,进而帮助国家优化政策。
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
2.家庭
3.企业
4.市场
5.国家
6.国家之间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目标是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的经济变化,可以解释不同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物价变化,提供具体依据帮助政府促进收入迅速增长、通货膨胀率降低和就业稳定,明确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
如何判断国家的收入水平呢?答案是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地理范围)生产的所有合法且通过市场交易的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同时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GDP的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GDP = C + I + G + NX
1.消费是指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以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指用于购买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等未来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不包括日常所说的金融投资。
3.政府购买是指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包括员工的薪水和公务支出。如果不是用于物品或服务支出的部分,叫做转移支付,例如社会保障补助或失业保险补助,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4.净出口:出口 - 进口
年GDP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 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服务,2. 物品与服务的价格更贵了,如果想衡量不受价格变动影响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总量,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真实GDP的衡量指标,也就是说:如果以过去某一年(基年)的价格来确定今年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说明一段时期内经济的整体物品与服务生产的变动。
相反,如果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称为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 = (名义GDP/真实GDP)* 100
名义GDP既反映经济中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又反映这些物品与服务的价格。真实GDP是通过把价格固定在基年水平上,只反映生产的数量。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 100%
GDP虽然能衡量一个国家的收支情况,从侧面能预测国民生活品质和社会保障完善程度,但是也有很多局限,不能衡量除经济收支以外的其他福利,例如未在市场中进行的交易、精神生活的充实、为了创造GDP而污染的环境等,贫富差距也使得人均GDP不能说明平均每个人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