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现象”如何度过
-------------
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停滞不前的现象,有的甚至还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呢?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其特点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在熟练练习的中后期,技能的发展并不是像刚开始时逐步提高,而是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暂停”后,成绩又逐步上升。
高原现象的产生与生理、心理以及学习方法不当等有关。那么,如何克服“高原现象”呢?
1.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在学习动机中,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
同时要帮孩子客观分析他的能力以及潜力,确定明确的目标。要学会坚持,遇到困难时,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心,才能突破高原期,迈上新台阶。
2.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差、学习质量不高,是产生高原现象的重要因素,要克服传统“填鸭式”、机械训练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在理解、思考、分析、综合上下功夫,促进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
3.改进学习方法。
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影响和制约着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冷静反思在学习中哪些习惯、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继续保持的;哪些习惯和方法是有害的,必须克服和改进的。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另外,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保障,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多进行体育锻炼,有旺盛的精力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重点提醒】
初三孩子的四种心态
-----------
焦虑、浮躁的心态
随着中考的迫近,孩子心理负荷不断加大,从而引起明显的反应,这就是焦虑、浮躁。由于升学愿望强烈,孩子急于提高成绩,常常是急于求成,一味地求多、求快,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而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常常失眠、厌食,学习不能深入,安不下心来,需要长时间调整。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孩子当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被考试所左右,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效率,甚至影响了士气。
易激动的心态
初三孩子由于学习压力大,感情的潜意识长期受压抑,情绪易激动,同学之间易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有了矛盾,往往会一开口,就可能跟着动手,严重者会发生恶性事件,既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分散了精力。
“饥渴”的心态
初三孩子学业繁重,学习、生活十分单一,课外活动少,缺少交往和交流,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指导,因此孩子渴望和老师、家长交流,不少同学会主动找老师或家长交谈,希望能从老师或家长的话语中得到安慰、激励。
保守的心态
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学习竞争特别激烈,致使不少孩子恐怕别人超过了自己,学习上保守,不仅不回答别人的疑问,不向他人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了疑问也不问别人,把“问”视为浪费,把自己封闭起来,这种保守的心态,使孩子们之间缺少了合作,不能激活学习,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家长课堂】
做合格的初三生家长
-----------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复习备考环境
当孩子在家的时候,比如晚饭后或周末,自己尽量不看电视或将音量调小,不要让朋友聚集到自己家打牌、打麻将,夫妻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百吵架,这些会使孩子心情烦乱不能安静下来,不能专心投入于学习。家长可以看点书,尽量不去影响和干扰孩子。
管理和引导好孩子
让孩子真正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要尽量把孩子送进一所好的高中,让他们与一些比较优秀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和促进。
要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
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你爱学不学,考上什么算什么,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觉得成绩无所谓,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其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从小在福窝中长大的孩子,最怕的是“对事不认真,对己不控制,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吃点苦受点累才会感恩惜福,为理想而努力才会逐渐培养起有责任感。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为他们树立一个切实的目标。
让孩子学着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失败和贫穷不需要规划,而成功需要去认真规划。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如果只是一天天混日子,傻吃迷糊睡,这样的孩子永远没有成长,不会成熟,不能自立,沦为可悲的“啃老族”。
要为孩子树立信心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我们要时常为孩子加油、打气。相信孩子行,他就真的行。过去不等于未来。告诉孩子我们还有时间,还来得及,不要后悔过去,而要奋斗将来。只有暂时的领先,没有永远的落后。
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
我们要让孩子科学备考,注意劳逸结合。晚上不要太晚睡,回家洗澡、吃宵夜不要磨蹭。
要在11:00之前睡觉。最晚也不能超过11:30。保证第二天白天上课精力充沛。周末不要太贪睡,以免扰乱了生物钟。晚上有个别孩子爱玩手机,家长要加以关注。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不要第二天昏昏欲睡,降低了学习效率。
关注饮食、情绪以及心态
紧张、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时要给孩子谈谈心。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压力大告诉孩子尽力就行,缓解压力。【课堂延伸】
强科攻难点 差科攻基础
----------
中考考卷一般分为难、中、易三种题型,所占比例不等。较容易的题,如果没有出现马虎、粗心等低级错误,几乎每人都能拿分;中等题型,除了成绩稍差的一部分学生,多数学生都会得分;而难题,就是对所有人的挑战,能做对的人几乎只有少数几个。
要想在成绩上与别人拉开距离,靠的就是难题的得分。所以,对于强势学科,平时把时间花在攻难点上,积累多了,考试时再碰到难题,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下笔,这样就能与别人拉开距离。
另一方面,孩子之所以在某些学科上学得吃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基础不扎实。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基础掌握得不扎实,那么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无疑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对于那些较差的学科,如果能够把时间花在攻基础上,一步一步扎实基础,成绩的提高就有了保证。
总之,要想和别人成绩持平,就得抓好基础,做到基础题不丢分;要想超越别人,就得攻难题,做到难题尽量得分。初中生所学科目很多,一般学生都有比较擅长的学科,也有不擅长的学科,因此,在初三如果想要在成绩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就一定要强科攻难点,弱科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