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中反复出现这样的场景:王阳明龙场悟道、达摩十年面壁。这样的故事,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造成了重大影响。
这种方式讲究「顿悟」、「静思」。中国人思想中对「独立思考」的理解很大程度受到这种方式的影响——大部分人把独立思考等同于独自思考。
而讲究「顿悟」、「静思」导致了「思维过程的神秘化」,难以传承和学习。
在圣人朱熹看来,一物有一物之理,格物就要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逐渐积累对万物之理的认识。王阳明遵从圣人的方法,在亭前连续格竹七日,非但一无所得,还因用力过猛而病倒了。
而《怎样解题》认为,解题(思考)是有方法的,不是光凭热情和毅力盯着一道题使劲想就行了。这种做法非但对学习者毫无启发,反而容易产生挫折感、自责心理,导致放弃思考。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如果始终盯着一个点进行固定角度的观察思考,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解题方法论就是给你提供一系列的工具,让你从各种方向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比如:「先放开一部分条件,看看能否只满足其中一部分条件?」、「题目能否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是否已经用到了所有未知量?」……
讲究「顿悟」、「静思」还导致了「信息来源的封闭性」。弃人类广博丰厚的智力成果积累而不用,偏自闭于一偶。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在做「重新发明轮子」的事。若不是站在人类世世代代无数巨人攀肩援臂垒成的智力高山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也必然是有限的。
《怎样解题》反复强调寻找类似题目的重要性:「尽量想出一道你所熟悉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量的题目。」如果想不出,就尝试换另一种方式重新表述题目,或者看看能否构造一个辅助题目,或许新的表述方式或题目就能唤起你记忆中熟悉的解题方法。解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比拼智力的过程,而是尽可能将已知的知识用于解答未知量的过程。能否解题,首先一个限制性因素,就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强调「顿悟」,往往会让人忽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讲究「顿悟」,导致顿悟产出的成果更容易是「断言式」的,而缺乏演绎推理的过程。《论语》便是其中典型代表,断言式的文本没有严格的逻辑推导过程,字数也比较简约,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阐述。而独尊儒术的传统,又让学术界更注重对经典的注疏,在原典的框架内深化丰富。这样的做法,或许也是千年来中国学术界始终在儒家经典内打转,没有发展出现代学术体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