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蛋蛋给我发了条微信,说被鸟气死了,定好的计划,又变了,他老变,这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了。我问,他怎么气你了?蛋说,身边的朋友都在谋划小长假旅游,我给他暗示可以出去走走,他昨个还答应的很干脆,今天却说要加班,给取消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我说,这也是没办法,这说明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蛋说,他就是个老好人,别人都不用加班,就他好说话。。。。。。
后面就是巴拉巴拉一堆的情绪宣泄,未了还问我为什么最近老是有这么多的负面情绪呢。
从“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之所以会发生情绪,是因为存在一定的情感。(从古至今研究“情绪”的一直都是哲学,而不是科学,所以它被认为是“非理性”存在。)
在情绪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情感是需要通过情绪来表达的,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主要体现在他在情绪体验上,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正面感受愉悦,幸福感就高。负面感受悲伤,他的幸福感就低。
而情感是一种双向的人类情绪,就好比你发射一束光照到一面镜子,反射回来,一旦你接收不到你发射出去的光,那么就会产生诸如仇恨、生气、愤怒、嫉妒等各种负面情绪,他也被认为是一切罪恶、暴力和战争的根源。那么是否这些负面情绪只能给人带来消极的行为呢?针对这种观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之所以会有情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我们祖先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的遗产,它增加了个体存活、繁殖的成功概率,比如恐惧的情绪,会使人的心脏剧烈跳动,思维飞速运转,让人保持警觉,从而逃避被捕食或被攻击的威胁,而“嫉妒”的情绪,会促使人在配偶竞争中,有暴力的表现,随时让身体为战斗做好准备,以便能随时击败对手取得繁殖优先权,总之人类的情绪是原始人类在进化史上,对反复发生了无数次的捕食、战斗、逃避追杀、权力角逐、家庭成员死亡等等一系列事件的适应性反应。这些反应曾经在生存竞争中,都有过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总会试图压制我们的负面情绪,但一旦出现意志薄弱的时候,它就会控制我们的行为,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做某件事,可是却偏偏去做了,之后又追悔莫及。可是人类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品,恰恰是因为负面情绪带来的灵感而产生,伟大的音乐、绘画、电影、雕塑等等艺术作品为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负面的情绪,还有更多的思考,也是这些作品才能更好的鞭策我们不断完善自我。
所以如何降低你的负面情绪演变成为你的负面行为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古语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我们在行为处事方面放低姿态,用“平常心”去对待,让自己的“欲”有所收敛,不在斤斤计较得失,是否可行呢。
苏格拉底曾说,情绪是理性的敌人,而休谟则反驳,理性是情绪的奴隶。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放弃情绪,也不能放纵情绪,只有将理性与情绪摆在水平的杠杆上,我们才能拥有平衡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