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站在电影院看着屏幕的拍档表,没有想要看的愿望。尽管那些电影都是大成本的投资,在电视、网络、线下大肆的宣传,却让你没有想要走近电影院看一看的念头。
曾几何时,当看到拍档表会纠结要先看哪一个,计划下次要看什么,整个拍档表都要看完才罢休。当看到拍档表上都是看过的电影就着急怎么还没有新上映的电影。慢慢变成要看什么,要看别人的口碑推荐,要看情怀……可是推荐、情怀什么的现在也不好用了。
那些富有情怀、激起内心深处的电影并不一定卖座。那些影评人、沉心看电影的人推荐的电影会被许多人认为“不知所谓”。整个社会突然变成了娱乐至上。卖座的电影是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是有大量人气的明星阵容,是一定要大团圆的……整个电影看下来就是看了,明星出来了激动不已但跟角色剧情无关,最后每个人都要好的归属坏人一定要被惩罚,卖座了之后要再接着出2、3、4……
我们好像更追求物质的东西,那些触动内心的、需要进行思考的并不受欢迎。明明我们电影业蓬勃的发展是精神生活丰富的表现,可却只表现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多么希望那些火热的炒作冷却一下,回头看看过去那个都是经典的社会,去掉浮躁。娱乐至上只要那些开心的不要伤痛,可是如果没有了伤痛记忆,那又是多么可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