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孤独,大家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画面或者冒出什么想法?我们先来看下——
虽然现在可能不是深夜,但看到这些,还是会觉得,嗯,有那味了。
当然这只是玩梗,即使做不到感同身受,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感情的抒发。
心理学上讲: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我其实一直对这个概念存疑,不是说它错,只是觉得它把孤独看低了。
孤独真的是一件坏事吗?孤独者真的是不幸的人吗?
希望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和我一起走进蒋勋的《孤独六讲》。
一、作者简介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
代表作品有《美的沉思》,《中国美学史二十四讲》等
他在艺术和美学方面的成就比较高,席慕蓉曾说:“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窗,更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会长存。”
这个评价也点明了他作品的风格,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
我觉得他是一个很贴近生活,很贴近大众的一个艺术家,作者。现在在微博上还能看到蒋勋老师的日更,他也有参加过各种文化类的节目,一直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与读者交流。
二、书籍概要
这本书以“孤独”为主题,串联起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等六方面,展示了作者的美学观和生活态度。
书分六辑,分别讲述
1.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它讲的在儒家教条下,个人由于情感和欲望受到群体文化的压制而产生的孤独感。表达人要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尊重个人自由。
2.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
通过对很多语言现象的娓娓道来,如跨语言的交流,禅宗公案对语言的颠覆等讲了语言模式话侯思辨性的丧失而使人感受到的巨大孤独。
3.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
这一章讲了很多必然孤独的革命者,革命不仅局限于政治,还包括道德和礼教的革命,赞扬了这些革命者直面眼前的世界,保持孤独,勇于反抗的特质。
4.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它探讨了暴力行为中的角色转换问题和不同形式的暴力,指出我们不能一直试图掩盖暴力,要有更多的人深入探讨关于暴力的问题。
5.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通过对当下直线型,对立式的非黑即白思维模式的反思,提出孤独是思考的开始,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
6.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讲的是伦理空间或说伦理关系中因自我认同感的丧失而产生的孤独感。
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
作者真的是,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很细腻的感知力。
我们平常人至多感受到孤独是一种莫名的感伤,但他却能从很深刻的六个方面去思考孤独产生的原因。
并且明确了原因后,他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尊重孤独、完成孤独。
他以美学家独特的思维和细腻的情感从六个层面切入,融合了个人记忆和大量的文化反思,创造出一种“孤独美学”,他其实扩大了孤独的含义,“孤独”在他这里不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它的同义词是“出走”,是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敢于质疑、背叛、挑战一些固有观念,这是一种不易到达所以很少人会理解的一种境界。
三、篇章赏析
我觉得六个层面写的都很深刻,今天因为字数限制,我就挑出其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语言孤独】这部分来详细谈一谈。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非常奇怪,语言不是用来沟通的吗?为什么语言会使人感到孤独呢?
作者提到了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想听,当下的这个时代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大家都很重视表达,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人们包括身边的朋友都只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话,当他们对一件事预设了立场之后,可能从一开始决定了不听,那这时候的语言其实只是一种声音,实际上充满我们每一天的是一些无意义的语言,这些不具备沟通能力的声音不能打破孤独感,甚至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第二个原因是听不懂,这个听不懂是分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我们真的不懂别人讲话里的内涵,因为他想的和他说的有时连表达者本人都没意识到是两种意思。语言是一种“既准确又误导的工具”,一方面在传达,一方面在造成传达的障碍,当你脑海里有想法,被表达出来,就成了某种固定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是我们总是觉得别人听不懂我们在讲些什么,有时你会发现其实跨语言的交流反而比同一种语言下的交流更通畅,作者提到他在巴黎求学时,看到街道里一个宁波老太太和一个法国老太太用着各自的语言,本应该是听不懂的,却反而会因为语言的不同而去揣摩对方表达背后承载的内容和思想,反而却能毫无障碍地交流。反观处在同一语言下的我们,却经常和别人吵架,觉得对方听不懂自己的心事而产生误会和摩擦,这是因为我们在不相信语言的同时反而赋予了超出语言的期待。
我们经常会看到当下网络时代,各种热点事件的频频反转,公众舆论的打脸来得猝不及防。
其实我觉得背后是有语言孤独和思维孤独的原因的,不听,不理解,然后被各种媒体牵着走。其实我们有的时候压根就没想借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在用语言发泄情绪,来站队表达立场。我们没有仔细听别人说的是什么,没有思考。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前段时间的马鞍山事件,一个女子在网络上发视频,声泪俱下的控诉长期遭到一男子的骚扰,并且指责当地警方不作为,这个事当初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大家都义愤填膺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有多少人是真正认真听、认真思考过那个女人的话,更多的人甚至跳脱这个事件本身,去发泄自己普遍性的不满,如果真的认真考察过她的语言的话,就会发现她前后矛盾,很没有逻辑,结果是,当事的男子和当地的警方承受了数天的网络暴力,之后反转就来了,警方拿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女的无中生有、恶意造谣,法律还给她判了一年。其实是有人在坚持思考的,他们也提出了质疑,但这小部分人的声音其实被淹没了,因为如果在那种环境下,你有一点点的不同意见,就会被人喷说,你竟然不同情受害者,你是不是支持骚扰,你就是没有良心。那这样坚持思考着的一部分人是不是也是孤独的呢?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避免语言带来的孤独感,最后作者也给出了解答,我们要反语言的模式化,去思考语言的本质,是声音背后承载的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时,也就是语言不再以习惯的模式出现时,我们能多一些对语言背后思想的思考,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
四、读后感悟
首先说一说我的整体感受:读这本书,我觉得阅读体验是蛮深刻的,因为它是由访谈节目的谈话稿编辑成的,所以一个章节里又会有特别多的小标题,这个小标题就是一个思考起点,所以它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散文,它结构上的跳跃性极强,但真的会给人就你真的在和一个博学多识又温柔平和的人对话的感觉,你会不自觉地被他带着去思考一些两难困境啊,人性的多面向啊这些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有以下两点收获吧
1.要保持思考的习惯,要有思辨能力。
我很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他说“孤独是思考的开始”。我们要孤独的思考,要学会从群体中退出来,不要被集体的声音所迷惑,不人云亦云,保持孤独感,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辨别和鉴赏能力。
2.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自我是走向他人,走进世界的起点。
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其实也是你遇到了一个提升境界的机会,孤独的核心价值是和自己在一起,你会面对独立而真实的自己,孤独是一种饱满的状态,你不惧怕孤独,在孤独中不断思考,才成为一个足够完整的人,才能健康的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才会对现实人生和周围人有深刻的关怀。
最后,我想,我们现在也可以回答刚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了。
孤独是一件坏事吗?孤独者是不幸的人吗?
答案,很明显,都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