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丧更多的来自于焦虑还有未知感。
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工资跟不上物价,买不起房,不敢恋爱,不敢结婚,要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但是却什么都没有。
好像从一开始就慢在起跑线了,一眼望去全是日复一日没有希望的未来,还有不确定性。
01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会突然的就很丧,丧到整个世界都是灰的、黑的、空白的。
半夜三更睡不着觉,抱着被子,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抓着墙壁,自己扼喉到无法呼吸,站在阳台抽烟抽到咽喉肿痛,舌头干涩到没有感知,坐在沙发,一口没一口的喝酒,好像也能喝醉,这种苦涩的感觉竟然也会上瘾。
而上瘾意味着你还活着。
总会下意识的拿着手机,点开通讯录,一遍又一遍的翻着,好像并不真实,当下竟然没有一个让我不假思索的点开进去的。
一个人开车,没有目的,没有终点,随机音乐,放到最大声,忘记起点,一路跑阿跑,看着两侧路灯忽明忽暗,打开窗户,一手搭在车窗上,听着风声,任凭它吹阿吹。
这样还能证明车在动,人还有感知。
坐在绿皮火车上,车厢内小孩子在叽叽喳喳,哭哭啼啼的。你认真的听着,也能听的清楚。
“宝宝,宝宝,宝宝喜欢,宝宝喜欢喝那个嘛”,执意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车内的导购员,一来来回回的推着车,推销着产品,“我们产品来自遥远的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中午围着火炉吃西瓜,好吃不贵”。
车厢内音响播报,“旅客们,下一站,终点站。”
哦,下一站,终点站了。告诉你,孩子,放空完就回到你的生活中吧,这里并不是避风港。
02
上班时间,你也能精力充沛,认真负责,执行高效,和同事间也能互抛接梗,不咸不淡的交谈。下了班,你突然就像个泄气的气球,干瘪,一无是处。想要的很多,付出的很少,得到的寥寥无几,瞎忙转悠的像找不到屎的苍蝇。
一个人总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却又想着极力遮掩自己的不足。想来好笑,身上一块不大的遮羞布,被自己扯扯拽拽。想遮住脸上的痣,却暴露出肩上的疤。翻来覆去,拽着布,抠着疤,如此反复,没有解决的方法,最后自恼又自讽。
还要告诉自己,没事的,这一切都会好的,你自己在努力呢。
最后还是像火车上刚会说话的婴孩一般,哭叫大闹,面红耳赤,表达方式单一,用稚嫩却充满力气的拳头狠狠的砸向想要抱起自己的人。
觉得自己被周遭硕大的空气圈围绕着,举手投足都是拥挤,想大口呼吸,却又听到心脏用力的震动着。回声强烈的,震耳欲聋的,吵到鼓膜痛的,咚咚咚。
在用力的宣泄着情绪,像极了主人。
有时候就在想,倒下吧,放弃吧,还在挣扎什么,不狼狈吗?哪有什么梦想,哪有什么终点。
躺在这里,不用比别人强,你也不会比别人强了,这一生可能真的就这样平淡而又无趣的过了。
你最讨厌的人,一个都不会少。你最恐惧的最想逃避的,永远都不会放过你。
而且,也没有人会记得你。
03
你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你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你乏味。可是你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独处时最轻松因为你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可是为什么呢?
你每每想到这些的时候,你还是好难过。
一天下午,你蹲在路边,痛哭到鼻涕眼泪都止不住,留进嘴里,越过下巴浸湿了袖口,嘴巴张开尽力去控制还是不由自主的发出哼哧的哭声,喉咙反反复复的呃呃气流声。
眼泪浸透了手中的遮羞布,周遭的路人或是漠然,或是惊诧的看向你,然后消失在人群当中。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就累积到极点。
你一个人度过了这么多四下无人的夜,你已经很努力了,用不着再这么继续努力了。
04
鉴于上边的东西太丧,我们就换一种角度来说吧。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仿佛受了苦难,人就有豁免权。
好似众生皆苦,都不容易。
为什么会丧,难道仅仅是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嘛?
其实不然,正好相反,丧文化的背后表现出的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温柔的反抗,是困在生活中的一种无奈的自我慰藉。
事实上,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大多数的我们有一份既能放肆的玩耍又能开心生活的工作,不是太闲,也不是太忙。我们天天抱怨着不想上班的,并非完全不想付出劳动。反而我们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加坚韧,都更看重个人价值的体现。
只是面对问题的态度不是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那些现实带来的残酷,并通过丧希望在这样一种低沉的环境中得到解脱,得到安慰。我们面对现实更加温柔,所有的丧都是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温柔对抗。
谁不希望打心底里变好,开心成长的,谁又不希望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许许多多的丧的背后又会夹杂着多少期待改变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