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人得糖尿病,大部分人却不了解它的并发症》一文中米喜君想告诉大家不要小看“不痛不痒”的糖尿病。
毕竟它是有着100多种并发症的慢性病,就好比给身体装了一个长达10多年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并发症就来了。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必须做好控糖工作,以防止并发症的爆发。
所以,这次的文章,米喜君就简单介绍下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常见并发症中危害比较大的又有几种,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
感染、胰岛素治疗不足等原因导致糖尿病加重,导致血糖、血脂等正常的平衡调节被打破,出现以高血糖、酮症和酸中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代谢紊乱。
胃黏膜受到刺激后在发病早期可出现吃不下食物、恶心、干呕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到胃扩张时可产生严重的呕吐。
表现为血容量明显不足,伴老年人的口渴中枢不敏感所致摄入水分不足,使脱水更严重。常表现为较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这点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所了解。糖尿病患者真正担忧的也往往都非高血糖症状,而是低血糖症状。
一次严重的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往往可否定长期血糖监测资料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成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3.9mmol/L(70mg/dl)(注:普通人这个数值是2.8mmol/L(50mg/dl))就定义为低血糖症。
可伴有或不伴有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
糖是细菌的最爱,有了糖,细菌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因为高血糖会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让身体处于无政府监管状态。
于是各种感染就找上了门,如念珠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及其它革兰阴性杆菌,它们在高浓度的葡萄糖组织中极易生长。
因此,皮肤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极为常见。
并且易感染使得糖尿病后期的患者是不可以手术的,因为伤口根本就没有办法愈合。
正常人的血管是光滑而柔软的,如果糖在血液中含量太高,大块头的糖分子三五个挤在一堆很容易就把血管堵住了。
血糖堵塞心血管,引发心肌梗死;
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脑溢血。
所以糖尿病本身是极易诱发多种心血管病,导致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病的几率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且累及多支冠脉发生病变。
人体的学尿酸水平与血糖水平正相关,随着胰岛素抵抗能力的增加,尿酸清除减少,出现高尿酸血症,容易导致痛风。
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高血压研究(HDS)发现,45岁左右的糖尿病患者40%患有高血压,在75岁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中这一比例上升至60%。
Freedman报道的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100%。
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等以及亚临床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糖尿病患者患有冠心病及心肌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心梗、心衰等也成为糖尿病患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
正常的糖代谢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十分重要,神经元比能力的获得也依赖葡萄糖。
糖尿病的发生导致细胞代谢出现异常,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通常反应在皮肤瘙痒、刺痛、钝痛、剧痛等,让患者痛苦不堪;如果发生较长时间,会导致患者所有感觉都消失,针刺、火烧都没感觉。
关于糖尿病足之前米喜君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详情可点击蓝字:
当血糖过于浓稠,血管会发生堵塞现象,一旦肢端供血不足或者缺血,很快脚趾变黑变干,出现坏疽。
情况严重下去坏疽一出现就要截肢,并且会反复截肢,越截位置越高,每截肢一次,死亡率大大升高。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糖在血液中含量太高,很容易堵住血管。
由于毛细血管最细,所以最容易中招的就是毛细血管,比如视网膜下的毛细血管,又多又细,血管被堵住以后,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失明。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也非常丰富,易堵塞,一旦出现堵塞,肾就会出现故障。
早期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自觉腿发软,浮肿(一压一个坑),小便中有泡沫,腰酸、腰困等等。
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3期以后,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基本没有逆转可能,进而就是肾衰、尿毒症等直接威胁生命。
这也就是有些糖尿病人会因为糖尿病发展到晚期一定要洗肾透析的原因。
最后米喜君还是要说一下,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我们都要正视,但也无需太紧张,它们也不是避无可避,关键还是对血糖的有效监控。
所以不管是患者本身还是家人,都要积极参与到控糖中来,糖尿病在遵循医嘱,有效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稳定水平的情况下,能有效避免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
更多精彩,来公众号找我们呀
微信ID:medishare
米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