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悬疑片和朱一龙的爱好者,《河边的错误》上映之初我就迫不及待去看了。
先说结论:这部影片在我心中简直封神。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解读的无限可能性,虽然不一定会让每个人喜欢,但一定会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电影用潮湿昏暗的风格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寂静的小镇突然发生命案,刑警队长马哲前去调查。随着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事件却愈发失控起来。
*以下内容含剧透,还未观影请谨慎阅读!
关于错误:离答案越近,离真相越远
所谓错误,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原著作者余华也不知道。追凶路上我们看到了太多“非正常人”:手起刀落精神错乱的疯子,有特殊癖好的孤寡老人夭四婆婆,因诗歌相恋发展出婚外师生恋的王宏和钱玲,曾被诬陷有异装癖的摄影师许亮。他们参与或见证了这场误杀,同时也无奈接受着各自命运逐渐偏离轨道的结果。
《河边》是一部非典型悬疑片。当我们按照其他悬疑电影的套路试图去寻找蛛丝马迹,猜想谁才是真凶时,得到的却只有无尽的迷惘。就如同电影中认真办案的马队长,勇敢奔赴真相的途中却频频误触那些不想见光的秘密,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死亡。
在电影院办案的马哲和在影院观影的我们并无二致:奋力追逐绝对正确且唯一的答案,直至癫狂。却发现在错误的另一端等待着的原来不是正确,而是更多的混沌和荒诞。
马哲这个名字非常有趣,它代表着理性、唯物和辩证。警察寻找真相并没有错,用科学理性试图解释世界的我们也并没有错。可是一旦我们忽略了理性的另一端,将这个复杂的世界机械地二元化,用对错、好坏划分一切,以黑白作为评判和选择的唯一标准,摒弃一切非主流声音时,错误就不可避免起来。因此即便摆脱嫌疑人的身份,许亮仍要毅然赴死。
马哲自认为完美地完成了正义的审判,却没有听到在对与错的模糊地带那些微弱的哭泣声。正如片头那句: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我换上神的那副又愚蠢又不可理解的面孔。
这样的情境我们在互联网上见得还少吗?我们都在忙不迭地因为孰是孰非的问题选择阵营,却忽略了每一个鲜活个体更为触目惊心的内心世界。自以为走在惩恶扬善的正道上,却让一个又一个许亮陷入绝望。
在那个沉默的年代,唯有死亡能够发出声响。
关于河流:急流总在更深处暗流涌动
除了错误是什么这个谜题之外,河流也是本片十分重要的意象。流淌的河流像时间,更像命运,它沉默无言,静观一切的发生。
在余华的原著中是没有马哲孩子的。这条线加的十分巧妙,在最后马哲抓到了凶手,自己酩酊混乱的状态也随着表彰大会一并消失,一切看似回到了正轨,理性取得了胜利。可一年后,疯子与失控的情境再次轮回。看似温馨的画面推近后,孩子在水盆中玩耍的情景与疯子在河边洗衣服的一幕惊悚地重合。百分之十的概率在最后还是应验了,这让我想到高中时年级主任关于概率的言论:“不要去关注学校的重本率是多少,落到你身上,不是一就是零”。命运的残酷从宏观来看只是一个数字,可是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没有什么比和命运对赌更加残酷的了。有关个体的概率问题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旦打开只有一个结果,而且无法回头。
类似的轮回还体现在,小男孩在废弃大楼抓坏人,与马哲在庙里抓凶手。有时人生故事就是如此戏剧化,不同的情节总会反复上演,在不同的时空中遥遥呼应。
在宿命面前,我们的努力仿佛不值一提。“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或许正是本片最好的注解。我们自以为了解和掌握了命运,命运却在更高处嘲笑着我们。所有以神的姿态傲慢审判的,心存侥幸试图逃脱的,都会陷入到一个又一个错误的泥淖。
或许谦卑与敬畏是到达彼岸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