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越心中那座山》中有让我触动的点:
1.人们太容易给人贴标签,太容易给别人下评判,这反而使得我们自己进入了评判的牢笼当中。这样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要想走出这个牢笼,就告诉自己一句话:你最讨厌的那个人,有可能是你最好的老师。你要想想看这个人的身上能教会你什么,在这个人身上你能够反思些什么。能过学习些什么。
2.你拥有一个其他人永远都不会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你自己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生,这是其他人没法拥有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想过好你独一无二的人生,你得学会感受美好。练习感受么好,然后学着给自己一些爱。你天天追求成就,你天天希望有更多的钱,你有没有真正地关心过自己呢?你健康不健康,你快乐不快乐。君子不器,不要拘泥于你单一的一个角色。
3.什么是羞耻感?羞耻感一般会有三种念头:“这是我的错”--“我不配”---“情况应该更糟糕才对”。羞耻感牢笼里的人,非常容易给自己做分出糟糕的预设,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法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你需要记住两个字“允许”,就是我允许自己快乐,我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平等的人。我们去关注未来,关注我们眼下所拥有的东西。每个人都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4.父母的语言是预言。父母的语言会塑造我们的孩子。孩子会有一种证明父母预言的动力,就是当一个父母整天跟孩子讲“你没出息”“你将来完了”“你肯定不行”等这个孩子好很有可能慢慢地走向父母嘴里描述的这个样子。
5.你得学会原谅自己,才能够真的去宽恕别人。
6.积极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无助感,是生活教会我们的,但我们一步一步被生活训练出来的,但伊迪丝.埃格尔说,她更喜欢一个词叫做习得性乐观主义,就是如果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乐观,那么它一是我们通过 不断练习来学会的。
7.每一个苦难都一定具备着意义,这个意义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或者使这个世界逐渐变得更好,如果你找到你遭受的这件事带来的意义,那么你就能够忍受生活加诸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