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听薇安在“Queen 时代公开课”的课前宣讲中说到人一定要有格局,才能站得高、望得远,也才能活得更自在、幸福。
薇安说不信请自己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你生过谁的气?如果你生TA的气,你的格局就和那个人一样。
我听完马上就回想了一下,细思极恐!原来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对女儿生的气最多,她很容易就能挑起妈妈的不良情绪,那是不是代表我的格局就和小妞的一样呢?
如果说是,那我只能仰天长啸一声:“呵呵”了。上面只是借由薇安老师的言论开开小小的玩笑,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个点。
就是人为什么会生气?怎样才能修炼成不温不火、不愠不怒的人生境界呢?
出于好奇,我上360百科查了一下对“生气”的定义如下:
生气,一是指活力,生命力,生机;
二是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可以看到,其实“生气”从积极层面来看,是活力,是一种能量。
这种能量如果没有适当地运用,就会变成发怒、不愉快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我们也常说生气勃勃,所以其实生气一个词包含了正、反两面性。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气冲冲的时候做到心平气和。
"美国雅虎网"载文曾指出,生气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可是全方位的。
1、大脑反应慢:经常生气,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就会被破坏,加快脑细胞衰老。
2、心律不齐:生气会让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大量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供应足够的氧气,只能加倍工作,从而引起心律不齐。
3、增加肝脏脂肪:生气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游离脂肪酸增加。游离脂肪酸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它对肝细胞就像美食对身材,缺了不行,多了有害。
4、皮肤长斑:美国一项对5000名脸上长斑的女性研究显示,当她们情绪差时,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不明显,但减少生气次数,色斑就会消退。
5、伤害肠胃:经常听人说"气饱了",这是因为愤怒的情绪会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会导致胃溃疡。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平时都是因为什么生气,什么情况下生意,果然大部分就是因为意见不合,事态的发展不合我心意,我就会生气。
比如,叫小妞去刷虎,小妞就是不刷或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半天,每次就会从忍耐到抱怨到生气这个过程。
前几天又听到一个课程说:父母对子女的生气、发火,其实通常都是带着自己的情绪,当下是在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与孩子行为举止无关。
我就有点呐闷了,那就是说,其实不论孩子刷牙还是不刷牙,我的那个风雨欲来的情绪其实早就藏于心间,只不过,遇到了孩子不刷牙的一点引爆点,我最终就控制不住我自己地发作了。
我又想深了一层,那我的情绪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一, 工作了一天,还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回到家里,其实身体都已经很累了,这时候的情绪应该属于低气压,脑子也麻木、不理性了。所以容易一点就着。
第二, 由于前一晚没有休息好,早上又起得早赶班车上班,晚上下班到家后,精神状态是不佳的。
第三, 最近没有规律性地运动,过完年后就把运动这个头等大事给闲置了。导致精力跟不上,没办法负荷日常的工作、生活。
这就像一个没有充满电的手机,却要求它工作待机时间又要很长一样,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我吃好、睡好、运动规律的时候,我的状态总是能量满满的,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我可以没有困难地专注于工作、也可以和颜悦色地和小妞玩耍,还可以自然微笑着迎接每位遇见我的亲人、朋友、同事。
当一个人电量满格的时候,从内而外发出的能量,是显而易见的。嘴角上扬、言语放松、走路如风、神清气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所以,咱先不扯格局之类的大话,先每日规律饮食、作息、运动,合理安排好时间,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把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都经营妥当,那就够了。
当你生气时,不妨先做以下三件事:
1、马上喝一杯水。研究发现,水不但能平复你的情绪,还能帮助机体排出游离脂肪酸。
2、赶快坐下。站立时,激素分泌相对较快,如果想发火,赶紧坐下,就能大大减少冲动。
3、深呼吸。这个动作能刺激体内负责镇静的副交感神经,对抗交感神经的兴奋,还能缓解胃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