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态度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第一,完全不管,佛系放养,任你自生自灭;第二,命题作文,全面安排你的论文撰写,不许你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实际情况是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属于少数,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法学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为什么导师的指导很重要
圈定一个大概的选题方向或者范围并不难,难点在于选题的具体化,也就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以及论文创新性的体现。在突破这一难点时,导师将发挥重要的指引作用。
每一位导师都是在“学术江湖”行走多年的,他们对于学术论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更高。导师会对你所确定选题的基本逻辑和验证过程进行审视与修正,此时导师并不是很关注你读了多少文献,而是寻找逻辑错误或者其他不适当的地方。以多年的学术经验作为基础,导师能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指导。例如,常见的选题问题就是选题的大而空,通过导师的引导,能够让选题聚焦在实质问题,不。总之,论文能否通过主要决定于导师的宏观指导,而论文的高质量则取决于导师的微观指导,当然这都需要以你的认真与勤奋作为前提。
此外,从论文撰写的动态过程上看,导师能够引导你的撰写进入正向循环:“一个由阅读资料、讨论沟通、提炼问题、优化”的不断“迭代”的过程。
二、如何与导师进行沟通
导师划定选题范围只是一个开始,选题的具体化需要在反复沟通中明确。因此,选题时如何有效和导师沟通就尤为重要,我们要做到有想法、有态度、有准备。
1、有想法
选题意味着你对某一个法律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感兴趣”。例如,你对导师说“我想写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我不知道写哪个方面”。这种表述代表你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料研究与思考。你的合理做法应当是在选题范围内初步确定几个研究问题,并对每一研究问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论证逻辑有一个介绍,这样导师才知道从哪个方面给予你指导。此外,有想法也应当体现在沟通之后的反馈当中。
2、有态度
对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是你最直接的态度体现,要让导师觉得你真正的动脑子了。“我不知道”并不能构成导师神奇的让你知道了的前提。你要对文献的阅读范围和重点文献进行简单的介绍,提炼其核心观点,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且将其进行充分的阐述,尽管你的想法可能显得“很幼稚”,但至少你有个正确的态度。此外,作为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寻求与导师沟通,因为导师一般不会主动找你。临近开题或者交稿时才想起你敬爱的导师,临时抱佛脚,你不会觉得尴尬吗?
3、有准备
高效的沟通一定是有充分准备的,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具体到选题的原因阐述、文献资料的大致情况、论文大概的框架结构、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些内容都需要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阐述。这样既有利于高效沟通,也有利于你理清自己思路。与导师初次沟通时,你可以写一份完整的开题报告,至少也要带一份论文提纲。与导师的有效沟通代表着论文撰写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即使及的选题被否了也不要忽视这一过程的价值,它将会对于后续的论文撰写具有重要价值。
三、一个重大问题:你被导师放养了怎么办?
导师放养的原因很多,导师佛系、工作忙或者是单纯的“看不上你”,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要想办法“自救”。
1、一个范围
范围就是本专业近一年的权威期刊文章,选择热点或者你感兴趣问题。也可以阅读一些专著书籍,但还是以期刊文献为主。如果你对选题毫无思路或者出现困难,从阅读文献资料入手,是你寻找突破口和创新点的最好办法。
2、一个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选题要有撰写空间,这是在你大量阅读基础上适用,被人写烂的选题不要选。撰写空间就是某个问题还存在没有论证或者没有论证充分的部分。
3、一个态度
小不忍则乱大谋,导师不管,你也忽视他,因为最后需要他给你签字送审什么的,咱也要尊重他。我们要以德报怨,维持表面和谐。
4、一个方略
诚意寻求帮助,自然能够打动人。所以我们要“四面出击,多方求救”。你会发现,虽然每个人给予的帮助可能很小,但是当这些帮助拼凑起来的时候,你的论文似乎有了思路。寻求对象就是其他老师、同学、学长甚至是陌生人,即使援手不足时,我们还可以找付费指导。只有坚定信念,并踏实前进,相信你终能度过难关。
PS:转载请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