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改变人生从培养一个好习惯开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言:这是一篇干货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培养自己喜欢的习惯,文中理念均来自《习惯的力量》一书。

查理芒格说,优秀的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懂得很多深奥的东西,恰恰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些浅显的大道理。

很早就听过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但觉得这是一句大道理,已经听烂了,所以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道理。

开始重视习惯的力量,源自于自己想培养一些好的习惯,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我想培养记账的习惯,但往往坚持一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想培养晨跑的习惯,但总是被自己的懒惰打败;

我想培养早起的习惯,但坚持一段时间后难免会松懈;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思考才会让人有成功的可能。

一次次的失败,逼着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别人能培养那么多优秀的习惯而我不能呢?

于是,我打开了《习惯的力量》一书,期望从中寻找蛛丝马迹。

在网上《习惯的力量》有两本书,我读的是查尔斯写的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查尔斯·杜希格,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

杜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很多奖项,并且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个人习惯,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故事来说明,非常具有趣味性。

整本书80%内容为故事,20%的内容是理论,结构清晰,便于理解。

它的口碑非常好,在豆瓣上评分达到了8分,重点内容都在第一章,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只读前面。

习惯是什么?

每天早上你醒来是立即起床,还是先刷手机,这是习惯;

上班时你用左手按电梯还是用右手按电梯,这是习惯;

回到家你先换衣服还是先洗手,这是习惯;

你每天晚上睡前读书,这是习惯;

每天早上起床练字,这是习惯;

有人每天下班做瑜伽,这也是习惯;

习惯就是我们生活中一切行为的集合,有些习惯是显性的,而有些习惯是隐性的。

与生活日常行为相关,经常使用的,不需要消耗太多能量的习惯,是隐性习惯。

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挑战更大的是显性习惯,也是我们想要培养的。

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在培养习惯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习惯形成的原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道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培养新习惯。

习惯形成的原理可以用科学家的一个实验来说明。

科学家让一只猴子坐在电脑面前,当电脑的界面上出现一个黄色五角星,就要求猴子拉一下旁边的杆子,猴子拉起杆子之后,就会得到黑莓汁的奖励。

最开始,猴子需要有人协助才能完成整个任务。

随之训练时间越来越长,猴子慢慢可以单独完成整个任务。

猴子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就是我们的习惯形成的原理。

习惯形成有三要素,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当猴子看到电脑上的黄色五角星,这就是暗示。

看到暗示后,去拉动杆子,这是惯常行为。

拉动杆子后,得到黑莓汁,这是奖赏。

这三个因素不断循环就形成了习惯。

举个例子。

我一直想培养晨跑的习惯,因为可以让头脑瞬间清醒,提升早晨的效率。

如果隔天晚上我提前把衣服和鞋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我就会起来晨跑。

因为准备好衣服鞋子是给了我自己一个暗示,它可以触发跑步的惯常行为。

跑完步后我通常会发个朋友圈,说说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这是奖赏。

读完《习惯的力量》以后,我发现自己培养晨跑习惯失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缺乏暗示。

如何培养一个新的习惯?

为什么很多人在压力大的时候会去吸烟,因为压力大的时候人会感到很焦虑。

这种焦虑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会引起惯常行为的发生,而吸完烟后会感到放松,这是奖赏。

那如何才能戒烟?

我们只需要改变习惯三要素中的惯常行为,这也是培养新习惯的方法。

仍旧以吸烟为例,当你感到焦虑和压力,心理就受到暗示该去吸烟了,这是我们的惯常行为。

这时为了戒烟,有人会以嚼口香糖的行为来代替吸烟,通过改变惯常行为,来改变吸烟的习惯。

当然,习惯是很强大的,形成习惯本身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因此替代习惯时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

想想那只电脑前的猴子,它可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拉杆。

最后,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记得先给自己一个暗示,然后设置一个惯常行为,最后给自己以奖赏。

同时,如果你想改掉一个坏习惯,也要记得习惯只能替代,我们只要改变惯常行为就好。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却不从哪里下手,那么就从培养一个好习惯开始吧!

一个好习惯➕一个好习惯,不断叠加,人生就不会太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