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北京的气温还在9℃- -2℃,无风、温暖,太阳透过雾霾力道都弱了下来,一切象老照片似的。农展馆空旷的大广场上衬得“北京保利2016年秋季拍卖会”的大条幅都显得渺小,三两只巨型钢制犀牛雕塑仿佛为了添些强悍的气场,不规整地立在那,让第一次到这里的我有几分的茫然。
新馆有三分之二的预展区已撤柜,工人们在搬运包好的巨型画框,昨天和今天近现代书画、现当代艺术的拍卖刚在旁边的四季酒店举行过。馆内还陈列的是一部分名人书画以及瓷器、玉器、红木家具等。中央走道上大部分着深色外套的买家或藏家神色肃穆、行色匆匆,与日常时尚奢侈品购物店里莺莺燕燕不同,往来的多为男士,偶尔有三两位妙龄美女陪着上了年纪的男士,在灰灰黑黑的服色里美得引人瞩目。主题为“古籍文献 唐宋遗书 翰墨精萃 西文经典”的预展区里两侧靠墙各设了一人多高的书橱,工作人员坐在两溜的桌边为对面条凳上的买家展开书籍验看,买家们逐页验看或埋头疾书,条凳上坐满了人却安静有序。
进到预展区才体会到入馆处陈列的约十种拍品介绍的妙处,没有预习就沉在展品里,加上没有相关的知识打底,就只是看热闹了。新馆入门右侧有多幅张大千的水墨画复制品,《古木幽禽》名如其画,米黄色与翠绿色为主色的画面,静谧和谐,起拍价为RMB1050万元。本次力推的是张大千巨幅画作《瑞士雪山》,画色晦暗,旁边着专人写的后记展现了张大千遍游中外的大视野,刷新了外行的我对他的看法。陆小曼的水墨绢本团扇作品镶在了玻璃画框里,起拍价为3-5万,而摆在另一展区入口处的近代绘本油画尚小云像的起拍价为RMB1000-2000元,买家对热点的追逐可见一斑,不过这幅绘本摆在展区入口,是以低价吸引买家吗?尚小云是京剧史上影响深远的名角。书画展区的拐角支架上一盆怒放的紫菊斜愣愣地立在那里,生动而衬景。展区最里边是华谊老板王中军的个人展区,画都已从墙上取下打包,仅正对展区入口的墙上挂着一幅深邃的蓝色抽象画,上书“王中军个展——就是这样”,英文译为“This is it”,语意和画一样深邃。
宫廷雅玩中和阗玉的美第一次引起了我的关注。两件拍品均为清乾隆年间的插屏或图砚屏,均以和阗碧玉为屏面,以描金手法绘制,其中《碧玉金彩宫妃花鸟图插屏》画面致密纯净,笔法细腻,色调和谐,一位急行而过的男士感叹:“太美了。”宫廷雅玩中的寿山石雕里田黄出现的次数最多,除此外,不论何种类别一律标为寿山石,现代的寿山石价格受材质影响很大,工作人员向我解释不标具体材质是因为买家更看重的是年代、雕工,第三才是材质。玉石也是如此,能看到的分类仅有白玉、青玉、翡翠、和阗玉。那时候的慢生活催生出了颇有情趣的日常用品。拍品中玉雕蕉叶青蛙茶托上蕉叶的纹路、色泽逼真,蕉叶上的两只小青蛙左顾右盼。4.3cmx3cmx8.1cm的民国微雕小座屏上密密书着《兰亭序》、《赵孟頫十三跋》,我推测是牙雕作品。精于手工的古人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现代人要静心专注琢磨一物是不是得费大力气呢?
薰炉当时为古人日常所需,不似今日,当时的花式特别考究。有人物故事图的,有现代人看来颇时尚的铜洒金的,有高过一米铜胎掐丝珐琅的,尤其是最末这一件,薰炉以两名胡人背对背扛香炉跪献的方式呈现,气势恢宏,题材妙趣横生。
和对佛教的信仰分不开吧,古人表现观音的形式多种多样。我看到的两件拍品中一件为清早期的木雕观音,体态丰满,衣着象邻家的大嫂,和蔼可亲,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另一件拍品为清寿山石雕观音坐像,观音面如老妪,但衣袂翩然,手及裸着的足部透着寻常百姓一柴一米的生动。与我们现在常在寺庙里看到的宝相庄严、千人一面的观音不同,清代的观音更有烟火气。
红木家具中大家对黄花梨和紫檀尤为偏爱,拍品多为这两种材质。拍品中有一件清代花梨长条案虽经岁月,失了许多花梨的纹路、色泽之美,但两头桌角微微上翘,整体线条简约、流畅,美得耐人寻味。想想我见过的莆田红木家具,古人的这一旨趣也得到了传承。
瓷器在我印象中总是以蓝白花瓷为多,本次展品中不少是蓝花瓷,其他各色瓷器中花式、色泽动人、做工精巧的也不少。清雍正年间的一对粉彩瑞果三多暗刻龙纹大碗质地细腻,碗侧的粉桃、黄枇杷逼真、喜兴,泛着柔和的光,仿佛要向你诉说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对大碗边的简介写得绘声绘色,外行的人也能藉此看出些门道来。清乾隆年间的黄釉暗刻花纹碗色泽丰盈、温暖,冬日里以它盛一碗热腾腾的粥,暖胃养眼。拍品中有一件清雍正年间的霁红釉水丞,即书案上的贮水器,清巧可人,色泽温润,看到起拍价RMB30-50万,我还是吃了一惊。我想艺术品稀缺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稀缺还表现在它在多大范围内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1号馆中陈列的唐卡、清代服饰大多裸在空气里供买家以手摩挲。买家问及的各类拍品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捧到他们面前,供仔细端详及以手摩挲。工作人员告诉我:总要让人看,人家可是想买的。当然部分珍贵拍品会安放在玻璃柜中,只可远观,我还是隐隐担忧那些一般的拍品会因着买家而磨损了,藏家该得多心疼。
古人精雕细琢的生活态度使与之相关的生活用品今天成为了艺术品,生活好了,大家有更多拥有这些珍品的愿望,钱多了,大家也想把钱放在能更快增值的地方。我对这次的秋拍是没有事先规划的造访,看到的只能是浮光掠影,真正的懂得感受到的乐趣远胜于止于表面的附庸风雅,但真正的懂得往往是宅在那里一个人的修行。我们往往经不起这样的打磨,因此这些艺术品愈显珍贵。
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