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的成名作。
文章描述了一位年方十八的少年第一次出门远行所遇到的故事。主人公第一次踏上征途,不想就被人欺骗,尽管自己有过抗争也落得个狗血淋头。
我一直觉得余华通过描述这件事在影射着什么,具体来说多种多样。个人感受到的是对已成年生活的严肃描写以及刚刚成年的迷茫。文章一开头便有一大段描述少年迷茫心理的文字。他茫茫不知所终,漫无目的地走着,只希望走得远些。但是,作者也很清楚地描述了少年对天色渐暗,肚中空空的焦急,他还是急需找到安身之所的。
然后我就觉得,一个人就算再迷茫,该解决的生理需求还是要解决的,哈哈哈。
临近大四,我想我也能够体会到作者那种即使迷茫但也是要出去远行的心情。每个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体验或许不一样,有的人根据少年被欺骗从而得出成年社会艰险,有的人读出刚成年的迷茫,对于我,是那种即使被欺骗即使迷茫,也要尝试去走一走的冲动。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想必只有他自己知晓吧。
北风呼啸的中午
这大概是一篇讽刺小说。主人公莫名其妙被拉去当了一回儿子,而且今后还会一直承担儿子的责任,我想是谁都会觉得荒唐至极。
主人公是有过反抗的,但是当他看到带他走的那个人身强力壮时,也就默不出声地随他而去了。在不可抗力面前,随波逐流反而是生存下去的保障。
其实我并没有感悟到什么,要我说的话,大概也就是诸如“人在社会中总是会有操蛋的时刻,这就是成年人的社会”之类的道理吧。世事的确常常事与愿违,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人世如果一帆风顺,那想必也是无趣之极。我想我从这篇小说得出的感悟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微微自嘲,一笑了之。
死亡叙述
主人公最后被捅死的那一段可谓惨烈至极,但作者没有描写他的神情和心态,只是把他被捅死的情境冷静简洁地叙述出来而已,这样消除了疼痛感,同时也令人感觉有些冷酷。
显然,主人公对自己被人杀死是早有预期的,从他撞死小男孩的那一刻起,死亡的阴影便如影随形。当撞到小女孩后,他本无察觉打算一走了之,然而小男孩的阴影在他头脑中浮现,使他下车观察从而发现了小女孩。当小女孩的家人挥舞着镰刀向他冲过来时,他也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没有丝毫反抗。
或许死亡,对主人公是一种解脱。主人公的儿子让他总是联想起被撞死的小男孩,即使他心存侥幸地以为儿子长大后这种形象便会消散,可是估计他心里也明白,小男孩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或许小女孩的死因也有小男孩的一部分吧。
面对自己犯下的过错,我们还是不希冀得到宽恕,如何去解救才是最好的选择。
爱情故事
说是爱情故事,其实甜蜜温情的情节很少。
两人共处一室,当彼此都心知肚明时,还会对对方有所期待吗?这让我想起了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里面也深刻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当然,本篇故事的主要篇幅还是在于男主对当初带着女主去确认怀孕的旅途经历。男主对女主有可能怀孕的恐慌、女主到一个新城市的好奇......两者性格的反差为后面男主提出分手埋下伏笔。
老实说看到男主担心怀孕的神情,作为一个男生我想能感同身受,然而他的冷漠我想也是该谴责的一点。结尾男主想再一次回忆往事时,女主点出其失魂落魄的神态,我还是挺讶异的。
讶异的原因,我想是我有与其相似的心情。
如果男女成熟的脚步能一致那该有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