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好人生的下半场‖ 及早规划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因为要上班,猪队友不得不赶回来,留下护工在医院护理婆婆。一周后猪队友再回去为婆婆办理出院,然后再把婆婆安顿到原来的保姆家去。只有如此了。

这段时间因为婆婆事件,让我不得不开始思考面对养老,如何过好人生下半场的问题。

刚好,深圳的好友黄姐今日来广州开会,一年多未见了,约起,必须滴。

黄姐还有3年就到退休年龄了,她说,养老这事儿可要及早谋划。

黄姐儿子在美国读博,毕业后也没有回国发展的打算,她也没有去美国和儿子团聚之意。

从50岁开始,黄姐就着手谋划自己的退休养老一事。她反复比较、多家咨询,多次论证,最终相中并购买了一款商业养老保险。这样,她每年都要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保费。这份保险每年都返红利给她,当然,最大的优势在于这家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养老社区,在交纳了一定额度的应缴保费后,她就有了去各地住的资格。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候鸟式养老。黄姐自豪地说,她曾专门去其中的一个广州番禺养老社区参观过,那里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非常适合养老居住。之选择这样的养老方式,是因为她喜欢旅游,喜欢自然风光,在不同的地方住住,只当是退休后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了。

黄姐在一家大国企工作了30多年,做到了高管。像她们这一群体比较接受社区养老的观念,并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因此选择高品质的养老社区,把养老服务的需求从单一的陪伴、照顾的“生理、安全需求”,扩展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

当然,我并不主张每个人都像黄姐那样选择高品质的社区养老,但是她及早规划退休生活的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是很多人都没有的。

居家养老也好、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也罢,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当然,首要前提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牢牢掌握住自己的经济命脉。

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再像婆婆一样,任由孩子无休止地啃老,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过成了贴钱照顾儿子、孙子,直至把自己的全部积蓄连同退休工资一起消耗殆尽,最终生病住院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悲惨境地。这次若不是猪队友及时赶回去,将婆婆送进医院急救,只怕婆婆不是病S,就是饿S。

希望老年朋友们都能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