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赛场。上半场靠体力,下半场靠耐力。
作为三十几岁的人,多半上有老下有小,他得忙着买房育儿养生,倘若谈起工作,那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
要知道,35岁以前,你一天能工作18个小时,还能只拿3000块薪水;可事到如今,你下班得准点回家,即便8个小时的工作,也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说到底,35岁之前拼命是为了希望,35岁之后还拼命就是奢望。
就如我身边一个年近四十的朋友所说,35岁是职场的分水岭,接下来的每天都是“中年危机”:
你想靠创业放手一搏,不甘心人生就此滑坡;可又怕真要是冲了出去,会被人毫不留情地拍死在沙滩上。
然而,若你反过来想,岁月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你的韧劲磨平,也能让让你的韧劲更强。
换言之,人过三十,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
35岁之前靠能力和时间工作,你可以用时间来冲抵自己经验的不足,我们不在乎工资多少,工作时间多长,我们饱含热情投入无尽的工作中,但35岁以后呢?
什么才是职场中的制胜法宝?很多人行走职场多年,能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小有收获,靠的就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
1
- 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大多数人常常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因迷茫和徘徊浪费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才都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计划,并且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他们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拥有什么,未来想做什么,并且清晰地写在自己的规划中,以此作为重要决策时的指导。
任何一个存在的组织都需要制定相关的“人生计划”,其中企业和人也不例外。“人生计划”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逐步调整和改良。
在明确目标之后全力以赴,也就是所谓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要做的事情完成好。为什么许多人取得成功后反而不开心?许多人在忙忙碌碌时,尚未发掘出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了忙碌而忙碌,未能挖掘出自己真正的所欲所求,也不曾正视过自己的人生计划:你究竟想要做什么?在你的生命中什么事最重要的?你的生活重心在那里?只有明确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坚持不懈且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感。
2
- 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
对于任何人而言,如果自己不向前走,难道别人会推着你向前走吗?
因此,主动积极的态度,是实现梦想的重要因素。人们常说:“我不会……,因为……”、“我迟到....”、“我的工作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和不满,在不满中浪费自己的生命。而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价值。
因此,就任何人而言,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有“选择的自由“。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针对客观环境做出自己的反应。在这里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表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任何人的行为都取决自身,而非外在环境,并且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3
- 换位思考的沟通-
每个人在做事时,都要有利人利己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质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来源于个人的自信和崇高的价值观,所以不怕与人分享,从而愿意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个人创造力和无限的选择空间。
人们常说:“做事时要将心比心”,因此,“换位思考”是沟通中最重要一点。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必须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来与他人沟通,想要得到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任何人都希望被别人理解,同样也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常常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认真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还有利于双方感情的培养。当我们的修养达到了能够掌握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并能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4
- 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对于每个人而言,意志和身心健康是完成目标的基础,所以适时地磨练意志和锻炼身心才能使其接受更大的挑战,沉着冷静能使人的判断越来越准确。
当我们平衡地改善这两个方面时,让我们更好地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才能得以成长和变化,以致最终走向成功。因此,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锻炼自己,自己才是最值得宝贵的财富。
以上这五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让我们在30岁之前,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化,成为真正的职场精英。
真正能把一件事情做成的人,极少数是靠天赋,绝大多数靠的是日积月累的重复,以及在关键局部的不断死磕。
所以,话说回来,35岁,是职场的下半场,你也可以把它当作全新的20岁。
正如心理学家Meg Jay再一次演讲中说道:
我们知道人生中80%的决定性时刻,都发生在35岁。
这意味着,那些能够影响你一生的决定、经历和”顿悟“时刻,都出现在35岁中旬。
所以,倘若你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35岁这个分水岭,你要知道:
你最大的优势并不是经验与资历,而是你有独立认清自己和洞察这个世界的能力。
比起20岁的自己而言,你应该更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与此同时,你要以崭新的状态去迎接下一个10年、20年,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单纯为自己25岁到35岁的黄金十年后悔。
毕竟,值得庆幸的是:
如今你仍有时间实现自己的希望,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平衡自己的希望。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