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
以“时间管理”为主题进行阅读。
- 寻找“增强自律能力”的方法
- 寻找“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方法
- 寻找“把梦想变为现实”的方法
《毅力: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简介
本书作者吉姆·兰德尔,他阅读了大量关于毅力的文章和图书,提炼出了最重要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书中对毅力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帮助读者一步步接近梦想和目标。本书行文生动活泼,配有精美插图,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阅读本书将学会:
- 增强你的自律能力
- 为艰难时刻作好准备
- 信守你的承诺
- 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效率
- 去除消极的思想
- 把你的梦想变为现实
- 利用惯性的力量
- 实现你的目标
作者认为,99%的个人实现他们理想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特别好的天赋,特别聪明,特别漂亮,或者甚至特别幸运,而是因为他们有勇气、有胆识采取行动去追求他们的梦想,并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
把一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品质之一—也即使是一个人实现理想,而使另外一些人陷入平庸之泥潭的关键—不是天赋,不是教育背景,也不是智商。它是一种自律能力。有了这种自律能力,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没有它,即使是最简单的目标,看上去也可能就像白日做梦。
—第26届美国总统 泰迪·罗斯福
一、培养毅力的2种方法
1、 适可而止法
毅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因为剥夺是失败之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我们的斗志很可能会因此而削弱。实际上就是通过小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培养毅力。关键在于每走一步,你都会培养出一些抵抗诱惑的能力,随着你的自信心的增强,以及当你了解了进行自我控制的感觉如何时,你就能应对更加困难的局面了。
2、 孤注一掷法
孤注一掷法坚持“无一例外”原则。很多成功人士在他们的日常自律问题上,坚持“无一例外”原则。一旦你对某件事情100%地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它已经是个铁定的事实了,事情已成定局,再没有商量的余地。木已成舟,覆水难收,退路已被全部封死,这样能够使生活更轻松、更简单,可以使你把精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这会让你节省成吨的能量,省得你把这些能量花费在一遍又一遍地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而你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这些精力用在创造其他成就上面。
当需要采取行动(或需要克服消极行动)时,考虑的越少,效果越好,我们越是进行思想斗争和自我辩论,越会进行反思和延迟行动,我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不要等到你感觉身体好了才去健身房,只有去了健身房,你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好。
对于孤注一掷法和适可而止法,谁是谁非难以分辨,但我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现在你还没有自律的习惯,建议采取适可而止法。比如,你想培养早起习惯,可以以21天为一个周期,从第一个周期开始只要达到60%的早起率就可以,然后每一个周期早起率逐步上升,这样循序渐进地培养早起习惯。当你逐步感受到早起带来的好处,养成早起习惯后,习惯就可以自动化运转了,基本就不需要靠毅力来坚持早起了。
对我现在来说,孤注一掷法是最有效果的。因为我发现,在我同自己较上劲的时候,我更容易坚持自己的目标,比如我计划每周锻炼三次,如果事先设定好了锻炼的日期,那么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都会去按时跑步;再比如,我现在每天睡前给胎宝宝讲3个故事,从开始讲故事开始,一直坚持到今天,无一例外。我现在坚信100%的坚持比99%更容易,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
总之,对于培养毅力的“孤注一掷法”和“适可而止法”,适合自己当下的就是最好的。
二、3步教你保持毅力
1、测量一下你的体温(即你的意愿度和渴望程度);
2、设定符合实际的期望值;
3、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
对任何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有的人也许看到周围某个人似乎很容易就取得了成功,于是就得出结论,成功者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然后他们开始自暴自弃,在困难来临时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和毅力。然而事实却是,每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曾经挣扎过,也多次想到过放弃,成功者只不过是那些坚持不懈没有放弃的人而已。
三、惯性的力量
很多人都有极好的想法,但他们就是不采取行动,问题出在惯性上。那么,什么是惯性呢?
惯性是一个物理法则,其实惯性有两层含义: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它才会运动。
惯性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阻止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前进。通常来说,最大的挑战只是在第一步。当你坚强起来,集中所有的精力顶住任何压力继续前进的时候,惯性便被你打败了。
2、 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它才会停止。
一旦你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自然就会为你效力,风儿会吹着你的被,推着你向前进。
一旦惯性对你有利,曾经需要自律来进行的行动就开始成为一种习惯。当行动变成了习惯,你就越来越不需要通过自律来达到目的了。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你看待很多成功人士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自虐式的学习和工作,觉得他们对自己很严苛,然而别人却在享受其中。
可参见我往期文章:
清华学霸计划表曝光:间歇性自律是自虐,持续性自律是享受
比如,在你还是孩童时,你的父母可能不得不提醒你刷牙,然后这个行为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刷牙不再需要毅力了,你已经在“自动驾驶”了。
一旦你运用毅力去从事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或终止一项无意义的活动,惯性将帮助你创造习惯。
四、本书核心要点
本书以漫画+精炼文字的形式阐述了自律、毅力相关的内容,增强毅力和自律能力总结为15个要点。思维导图整理如下:
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确信你全身心地投入。
那些真正“下定了决心”的人们必然会尽其所能,为他们的成功积蓄力量。拿破仑·希尔认为,一个人必须有“白热化的渴望”,它才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准备好为目标进行艰难的跋涉。
那些期望快速和轻而易举地获得积极结果的人通常会栽跟头。反过来说,如果你预料到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你就不容易被困难击退。一定要记住,值得去追求的东西,从来就不会是轻易到手的。
第三,通过减少需要使用毅力的情形,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毅力与能量息息相关,如果你限定了实际需要消耗毅力的次数,你也就保存了你的力量,以备确实需要时使用。
第四,尽可能具体细致地确定你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当人的心智,知道他具体需要做什么的时候,他运作的最好。无数的研究已经证实:那些目标具体、明确的人们更有可能把他们的目标变为现实。这个要点与我时间管理课中关于目标设定要遵循的SMART原则中不谋而合。
第五,把挑战分解成小而易于管理的小目标。
完成一个大目标的方法,是把它分解成许多子目标,把每一个子目标作为一个挑战,以使其不会远远超过你目前的能力。这个要点与我时间管理课中讲的目标分解法不谋而合。
第六,对你的思想保持警觉。
搞清楚自己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什么,就可以把半途而废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任何努力中,学会控制你的思想,是成功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确保我们的注意力能够经受住任何干扰。
第七,控制你的主导思想。
我们要学会如何转移注意力,用积极的思想替代消极的思想。在任何领域,天才的秘诀都是全神贯注。那些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任务或目标上,并坚持不懈的人,必定会在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印迹。
第八,用一种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态度勾画你的挑战。
如果你认为你面前的通往目标的道路枯燥乏味、令人痛苦,那么你就很可能会失败。相反,如果你把挑战勾画成一种令人愉快的经历,那么你就更有可能会坚持到底。
第九,辨别自己的薄弱时刻。
一个人在消耗了很多毅力以后,需要恢复一段时间,才能够继续接受需要自律的新任务。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恢复和增强你的力量。
第十,强迫自己想象一连串“非此即彼”的选择的结果。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你既可以选择A,也可以选择B。想象每个选择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挑一个自己想要的。
第十一,你的毅力已经比你所意识到的强大多了。
无数人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运用毅力的故事。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我没有毅力或自律能力去做到这一点。”事实是:你确实有这种毅力,它只是在蓄势待发,等你全然投入一个对于你来说极为重要的目标时,它便会趁势出击。
第十二,你越是运用你的毅力,你就越有信心和实力去迎接新的挑战。
毅力好比肌肉,我们越是运用它,越是把它运用到疲劳的极点,它就会变得越强大。
第十三,将积极行为转变为习惯。
要记住:惯性是如何为你工作的。一旦你在生活中通过有规律的行为营造了某种重复,习惯就建立起来了。关于习惯,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一旦习惯成为根深蒂固的东西,它就不需要再投入太多的毅力。
第十四,自律不是自我剥夺。
自律的意义是:为了明天你能体验到更美好的事情并感到快乐,而在今天做那些可能不是你的“第一选择”的事情。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在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之间找到平衡。
第十五,强大的自律可以将你的生活推向新的高度。
强大的自律可以把你带入一种境界,而你从来不知道你有能力到达这种境界。那些培养起毅力和自律能力的人,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他们所能够取得的业绩的范围扩大了,从而为实现伟大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打开了大门。
金句:
1、 强大的自律可以将你的生活推向新的高度。
2、 你的毅力与你追求该目标的迫切程度成正比。
3、 动机让你开始行动,习惯使你继续前行。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 在任何领域,天才的秘诀都是全神贯注。
我的3点行动计划:
1、 目前自己的全神贯注能力虽比以往增强很多,但仍需继续修炼,计划购买并精读《心流》一书。
2、 有人咨询如何培养自律能力时,我会根据咨询者的情况推荐适合他的方法。
3、 对待自己的大目标,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要慢一点、稳一点,值得去追求的东西,从来就不会是轻易到手的。换句话说,可以轻易到手的东西也不值得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