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2018年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 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要求按照“三步法”建设完成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到 2019 年,累计制修订300 项以上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间的技术标准交流与合作,开展标准互认,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属于“C行业应用”领域

《建设指南》要求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中,定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属于“CE行业应用”领域,并明确了该领域的重点标准包括:

  • 轨道交通网络控制系统

  • 车载信号系统标准

  • 高速动车组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等

《建设指南》还提出“积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等输出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成果,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笔者认为,这将在国家层面大力推动轨道交通领域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应用,特别是与国际标准的对标、互认。对中国的铁路、地铁、轻轨等产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在车辆、信号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领域,必将大力促进各项智能化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成熟,并能具备向国际市场输出的能力。这是轨道交通产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技术保障,也是彰显“中国制造”高水平的重要产业领域。

《建设指南》完整内容详见: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3100/n3767755/c6013858/content.htm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