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辉哥文章的评论异常热烈,因为他挑战了一个女性比较敏感的观点——女性更容易受困于情绪。
当情绪和理智发生冲突之时,情绪往往会占据上风,而不是根据理智的判断去做决定,行动。
我承认我被辉哥说中了。我一直是情绪化的人,但随着我有意识的思考,这种情绪化的程度在减弱。
比如刚开始忍不住的买买买。后来慢慢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穿衣状态:少而精。并开始时间断舍离,扔掉那些没穿过但不想穿的衣服,确实很痛苦。慢慢买衣服的时候也会考虑是否好搭,实用。所以现在衣服不多,但每件衣服穿的频率也都不低。衣服换血过几轮,还在不断修炼审美中。
比如辉哥提到的特别在意别人的认可。自认为这个不算缺点。别人的肯定,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我也不会要求所有人的认可,有人认可自然开心,没有得到会暂时气馁,但影响时间很短。
比如评论区提到的,一旦对某个人形成固有负面意见,很难改变。而且后面会对人不对事。这个我也深有感触。呆过的公司里就有这样的事情。我是属于随和好说话的人,但如果一个人处处针对我,而且是以敌对的状态,时间久了,就会被我拉入黑名单。自此不愿看到这个人,更不愿打交道。逼不得已要沟通的时候,甚至都会有恶心的生理反应。不过现在可以锻炼得好多了。
很难说这是女性独有的,只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概率更大。
为什么会情绪化?
从生物进化层面上来讲,情绪是一种本能反应。自古以来,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会远离有害的东西,接近有利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上的学习。这种学习成果会刻在DNA里,通过情绪来反应。情绪是不经过大脑的,一般都快于大脑的反应。
而这种情绪反应有时候帮助我们,比如手碰到开水的时候快速抽开,大脑还没来得及分析情况,抽开的动作都完成了。但有时候也会害我们,比如情绪受外界波动较大,易怒易冲动行事。
怎么才能让控制情绪,理性行事呢?
以下是学者谢田的《人文课堂》中讲到的:
我们的情绪来自于我们的爬虫脑。在爬行动物时代产生原始的情绪来帮助自己。然后越到了哺乳动物,大脑的额叶和顶叶就越发达。这些东西会产生意识和逻辑。通过意识和逻辑之后,可以分辨一些更精确的信息,从而压制大脑内核即爬虫脑的一些行为,从而达到修复情感bug的效果。这一部分大脑发育进化的原理在于进化从根本上要求准确的信息处理,寻找规律,并且有发现模式的能力。
以下是我自己推断。男性因为自古狩猎采集,面对更大的危险和竞争,为了生存,逼迫不断观察周围,进行整合分析思考。所以对规律的寻找,和发现模式,思考的能力比较强。由此额叶和顶叶相对于女性更发达。对于爬虫脑的控制能力也更强,更不容易情绪化。这是DNA遗传下来的。
而女性在家照顾后代,只做一些安全性比较高的工作,所以额叶和顶叶不那么发达。故爬虫脑站上风,更易情绪化。
今天辉友清风明月也跟我讨论这个问题,随后分析出了情绪管理做得不错的女生,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己本身比较独立思考(硕士博士偏多),偏理性,受情绪影响小;
自己经常锻炼,身体素质不错,受情绪影响小;
家境、性格不错,对情绪控制得不错;
经历比较多(女生年龄大一点的那种),看得开,包容心比较强。不太容易情绪波动
差不多对策已经出来了。出了出身这部分已先天注定外,其余都是可以后天修炼的。再简化完善一下就是:独立理性思考,经济独立,健康有活力的身体,有自己的爱好和空间。
女生可以没那么情绪化。
PS:这是我日更100天的第25篇文章,有的写了只发在简书,有的搬来公众号。偶尔断更,但一直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