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大家小书》系列书籍,被书皮上的一句话吸引——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
挑选胡适著《红楼梦考证》和吴世昌著《唐宋词概说》两本书籍阅读,今天与大家一起赏读其中的内容,享受阅读经典的乐趣。
先赏识《红楼梦考证》中,作者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改定稿)原文摘抄内容:
我现在要忠告诸位爱读《红楼梦》的人:我们若想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
其实做《红楼梦》的考证,尽可以不用那种附会的法子。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我们先从“著者”一个问题下手。
从以上文字明白了“红学研究了近一百年,没有什么成绩。适之先生做了《红楼梦考证》之后,不过一年,就有这部系统完备的著作。这并不是从前人特别糊涂,我们特别聪颖,只是研究的方法改过来了。从前人的研究方法不注重于实际的材料而注重于猜度力的敏锐,所以他们专喜欢用冥想去求解释。……”
《红楼梦考证》胡适先生运用了正确的研究方法,成为新红学的开山祖师。
阅读完此书,增长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考证的正当范围”,秘奇的观念变成了平凡,复杂转化为简单。
接着欣赏《唐宋词概说》原文摘抄内容:
世昌先生对自己所处的中国词坛状况忧心忡忡。为清除强加于“词”的种种外在负担,返本归真,他晚年做出了持久的、坚韧的努力。篇篇文章,都有很强针对性,读来可以感到他的急切与期盼。有时用词激烈尖刻,以至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误解。但我从偶尔涉猎的一些词学文章中,感到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今天的词学界,似乎已不再拘泥于按两派论词品,也不动辄强求寄托,穿凿附会的解词也有所减少。
先生读词,不是从名家注释中囫囵吞来,而是自己一字字咀嚼,一句句体会,细微到标点的斟酌,并着重全词的把握,由此,得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新解。试举数例:
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上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联描写歌舞盛席的名句,为历代名家赞赏,即“舞跳到月将落,歌唱到风欲尽”,酣畅淋漓。但是,舞到月落好懂,唱到风尽怎么讲?历来注家的解释都是:画有桃花的扇子下的风如何如何。但是,扇底的“风”心么唱尽?讲不清楚了,只好说月是实写,风是虚写,或说风是扇下的回声等,总之都不妥帖,读者依然一头雾水。世昌先生说:“风”乃《国风》之“风”;“扇”是歌扇,一面画图,一面写有曲目,客人就目点歌,歌女依点倚声。歌儿唱得太好,直至将扇上之曲目都唱尽了。抗战前北平欢场犹有此风,先生亲见过。这样一解释,明白易懂,全词豁然贯通了。
又如李后主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去何处?“天上人间”是哪里?一处抑或两处?总给人以含混的印象,难以把握。先生点拨:加两个问号“天上?人间?”就清楚了。
吴世昌先生解读词的方法“易懂”,他做到每一个字耐心琢磨、每一句认真体会、每一个标点添加适度,通过原文实例“天上?人间?”,两个问号,明明白白,他的解词底蕴让人敬佩。
我利用火车上、晚上睡觉前的碎片时间,三天阅读完以上两本书,感谢孩子借阅这两本书给我看。
特别推荐这两本书给喜欢阅读的人。
今天初三,平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