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踏上寻梦之旅的人们或许最难将息的便是离别时父母的不舍。当踏上前路的那一刻,看到父母的背影与眼神,我总会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酸楚。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曾描述在送别时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场景:
父亲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买橘子的过程是如此的相似,每年春节相聚要分别时,父母也是将最好的东西都装进了自己的车里或者箱子里,生怕孩子在外面亏待了自己。可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的身体也渐渐老去,不是那么灵活了,像极了买橘子的父亲。
离别总是这么伤感,可为何父母还要忍着热泪去送别,去让孩子去远方寻找梦想?
也许触龙对朝太后说的这段话道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
因为当长安君打算作为人质奉献自己的力量时,赵太后不同意,但触龙赵太后说:您使长安君地位尊贵,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赐给他很多宝物。可是假如您不使他有功于国,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太后答道:“好的,我听的你的,同意他去做人质了。”
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于是派兵救赵。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离别虽然非常伤感,可父母还要忍着热泪去送别,去让孩子去远方寻找梦想的原因。
虽说日子再热闹,也是会归于平常,但为了父母的那份期待与爱,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争取如何能够改变聚少离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