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庄街,最后的私塾与先生
口述 秦家儒 秦家升 整理 秦明亮
侯庄街现在的大队部,最北的那段地方,民国时期到解放以前,曾经是村子里的秦氏族塾。
想当年,三间用泥巴垛成墙的小茅屋,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学生坐在小木板凳子上,学生们摇头晃脑,嘴里振振有词。
在用土坯做成的讲台上,危然正襟地坐着一个慈眉善目的、高高瘦瘦的老者,一个私塾先生。
先生姓秦,大名奉孝,又名景清。他是侯庄村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私塾(族塾)先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遥想当年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泱泱华夏,传承文明,自古就有崇尚文化知识,私人办学的传统。宗塾或族塾,都是私塾的一种。而秦氏族塾建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中期。
当时,侯庄村,只有二百多口人,秦姓占据大多数。村子里基本没有象样的富户,更没有商贾大户人家。
由于军阀混战,遇到战乱,公学受到冲击,民不聊生。县城的公学离侯庄村较远,更何况学资太高。而庄户人家,农忙时要上地耕耘,农闲果要做工(手艺)挣钱养家,对于这笔昂贵的开销,庄户人家特别是贫寒人家没有余钱供孩子们上学,公学的费用更是根本承担不起。
为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秦氏家族在族长的倡议下,众人附和。大家捐钱捐物,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在村子里的一处空地上,清理垃圾,拉土、挑水、和泥、踩泥、飞叉、打跺、踩实、劈墙,十多天功夫(因为湿墙需要出水硬化),土墙起来,屋架也搭建起来了。
没有木料,族里就派人把宗族公田的几棵树砍掉,充当梁檩木实。木匠不必往外面寻找,族里自在人才。大家下线、拉锯、开槽、下埙、合木、钉钯脚,不到两晌的功夫,两架梁就立起来。
有人从河沟里割来芦苇和野草,编成一张大大实实的苇笆,你添砖,我添瓦,物料齐乎了。
上梁那天,族长专门买来一挂长长的鞭炮。小孩子们在即将落成的族塾前,蹦蹦跳跳,
“鞭炮响,上大梁,飘梁糕,快来抢。吃完馍,上学堂。......”
众人拾柴火焰高。侯庄秦氏族塾的三间茅草屋终于盖起了。
“十年种树,百年育人”。族长和几个执事人经过几番商量,明确要求,聘请的私塾先生必须品行端正、有些学问,不嗜大烟,不好赌博,还要求塾师教学经验丰富,不厌其烦,勤于讲解。“上梁不正下梁歪”,一旦遇到一个不负责的私塾先生,就会殃及池鱼,后代子弟就可能走上歪路。
聘请私塾先生在家族里是一件大事,聘师时却面临着令人头疼的难题。侯庄街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斗大的字不识两升。而从县城请先生,不仅费用高、承担不起,何况城里的最先生根本就不想到乡下来任教。
这时候,秦奉孝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要当私塾先生。
据说, 秦奉孝家有几亩薄田。但是,当时粮食产量低,正常每亩地也就是两石的产量,无法维持家里人吃喝,就租用了城里人的几亩田。当初,双方说好是每年缴租费是每亩一石粮食,双方签字画押。秦奉孝又不识字,就糊里糊涂地画了押。到缴租时,主家非说是每亩两石。让人看字据,上面写的真是两石。因为不识字的缘故,秦奉孝让人钻了空子,白白给城里的地主干了一年活,吃了一个哑巴亏。自此,秦奉孝就开始上心,经常往县城新街村跑,到一个李姓的私塾老先生那里请教,学习识文断字。
经族长与家族众人商议,退而求其次,一致同意。
从此以后,秦氏宗族的孩子们有学上了。只要是秦姓的子弟,都可以上私塾。从五六岁到近二十岁,最多的时候达到二十多个学生。
人们都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当时的秦奉孝已经四五十岁了,耳朵有些聋,背也有些驼了。
为了改变村里人都是文盲加瞪眼瞎的现状,不让村子里的后生们步他的后尘,先生对教学十分上心、热心。就象郑板桥在《道情》中咏塾师的那样:“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先生每天下午到新街村学习,晚上点灯熬油,加班加点再温习功课,第二天上午再教给村里的子弟。冬寒夏暑,泥泞往返,乐此不疲。
在这间简陋的茅草屋子,先生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课往往是待人接物的礼仪,比如: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行为规范,然后再教授文化课。
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挨着顺序一个一个来,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摇头晃脑圈点口哼。讲完以后,再让学生复述朗诵。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
年幼、初学的学生在左边,学生从朗读、背诵《三字经》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了《百家姓》、《千字文》,后来增加了《增广贤文》。“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等等。
年龄稍长、学过几个月的学生在右边,不仅读书背诵外,另外增加了习字课。从方块字开始,先生手把手教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式,再从扶手润字开始,描红,写映本,最后是临帖。
而先生的薪酬,往往是每年的麦罢秋后季节,由族长和几个执事人,到各家户收些粮食。年景好的时候,能收个七八斗。但是,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各家各户手头也不宽裕,仅仅只能收个三四斗。
对待如此微薄的待遇,郑板桥在《教馆诗》中作了一番描述:“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先生既是有苦说不出,又要保持“师道尊严”的那一份清高,自然而然就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但是,对于先生心里的苦楚,孩子们自然不理解,只顾贪玩,甚至调皮捣蛋。
由于先生耳聋,孩子们就故意恶作剧,给先生起了一个外号“老给然”。
曾有一学生在他面前,念顺口溜,“老给然,打忽闪,屁股后夹了个大巴砖。巴砖掉了,给然笑了。”
先生不知情,还连连夸奖学生,“看这孩子!看这孩子!读书多用劲啊。”
孩子们就会哄堂大笑。
只记得先生只发过一次脾气。
先生家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家里烙上两三个玉米面拌麸皮做的大饼,用旧布包着,放在私塾的房梁上,用作几天的中午饭,下午再去新街李老先生那儿学习新课。
私塾里,学生大小不一,个头都比较矮。有年龄稍大的一个学生,趁先生去解手的时候,与另外一个学生,一人蹲地,一人上肩膀,架凳着够到梁头,把梁上的大饼分给大伙吃了。
先生回来后,发现学生们都在抢东西吃,再看看地上散落的饼渣,顿时火冒三丈,追问是谁偷的馍。
学生们噤若寒蝉,没有人敢吱声。只有偷馍的学生小心翼翼回答说,“是猫叨走了大饼。”
先生一语双关道,“ 这猫真大呀!”就根据学生年龄大小,或用鸡毛掸打头,或用戒尺打手,或用教鞭打屁股,以示惩罚。
“一片无情竹, 不打书不读, 父母若爱你, 不必送来读”。明代朱载堉在《醒世词》中,有一首《教学难》:“教学难,教学难,好将道义惹仇嫌。出入由人管,饥寒谁可怜。打他就说不读罢,不打又说师不严”。
恨铁不成钢,先生忍心责罚弟子,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后来,本村曹姓和闫姓的子弟也加入了私塾,边坊村秦厂村和刘庄村也有子弟来这里上学,学生越来越多。
但是,先生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从不怨悔。
在这间简陋的茅草屋子,先生用他最笨拙的办法,教会了我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用他浅显易懂的白话,诠释了儒道经典,让我们了解了“天地君亲师”的含义,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亲情、友情、正义,如何对待是非、贫富,怎么辨别善恶、恩仇,同时丰富了我们孩提时代的人生智慧。
后来,私塾由于年久失修倒塌,而改设在了秦氏祠堂。先生一直到生病,仍坚持开课启蒙。
临终前,他亲自为自己撰写了碑文,便撒手人寰。1946年或者1947年病老家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当初的私塾,已经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天地君亲师”。秦奉孝,一个慈祥的老者,一个热心启蒙的先生,现在的侯庄街,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他这位恩师的名字,更不会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了。
2017年12月1日
�����X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