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两年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遍布各个大小平台。
知识付费时代正好邂逅焦虑情绪膨胀、在年轻人中蔓延的当下,“知识传播者”快准狠地抓住了时代的痛点,红利滚滚不言而喻。
他们打着“月入几十万”“XXX速成秘诀”“零基础成长为高手”等旗号,吸引人们的好奇心和侥幸心理:几十块钱的课程又不贵,一顿饭的价钱或许能换取高额的兼职收入……
听课效果参差不齐很正常,就像从小到大在学校里上学,一个班级相同的授课老师,总有人考满分,也总有人不及格。
唯一不同的是,上学时没老师打包票你一定能考上大学,而网络课程从名称上就有种打包票的错觉。
以写作课为例,通过写作月入过万、一个月出书等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课后经验证了没有实现,就不乏涌现抨击的文章,大致抨击内容为标题夸张(不否认,做到标题月入几万短时间内不可能)、可实现性差等。
02
坦白说,每个人都知道夸张的标题,是营销手段之一,想要吸引消费者,必须制造卖点。
开写作课的人并不是冲着无常奉献去的,赢利是最终目的,积累粉丝也是目的之一,两者相辅相成并没有什么问题。
正视别人的目的之后我们来思考自己的目的,报名前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课程内容是否有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讲师在圈内是否有一定的成绩?TA的成绩是否能够说服我?相比较其他课程,它的优点在哪里?
我想这才是一个理性消费者对于满天飞的写作课最基本的辨别过程。
听课后抨击课程垃圾的,可能一方面也是因为自身焦灼,想要改变的心情比较急切,忽略了积累的重要性。
授者给予渔,也得找个有鱼的池塘才能派上用场啊!
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自己本身水平高于授课者,课程内容对其来说相对浅薄,没有达到提高的目的,这就是前期判断失误。
当然,对于一个月速成出书,我是持很大怀疑态度的。一直认为写书是需要匠心精神的,这不仅是对读者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负责。
任何东西想要成器必须经过金雕细酌,速成的怕是豆腐渣工程,这样的书生命力有多脆弱不言而喻。
03
我共买过两次写作课,总结下来下来都有收获,在不同阶段带给我的东西不一样。
第一次的课程,让我快速了解了自媒体写作内容、方式,包括文章基本套路、投稿平台和共性要求。
这是拨开路口迷雾的一个过程,倘若我自己去了解,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许中途放弃也有可能。
第一次课后也尝试写文章投稿,但都没有中。一是自己写得少,二是真认为自己写得不咋滴。因为意识到写得不好,所以想把精力着重放在积累上,因此写得不多。
好的文章肯定不是一气呵成的,必定经历过无数次修改,甚至修改到作者即将弃稿的地步。但好的文章,写的过程一定是顺畅的,不像挤牙膏一般一字一句痛苦地堆砌。
因为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写作状态属于后者,明白一味地套路成不了文章,积累是首要,肚子里首先要有货,否则一切空谈,就算开始有幸能成文两篇,耗尽老本、思路干涸是迟早的事。
第二次课程,认识加深和心态转变。
当时报第二次课程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还想通过不同的老师进一步了解自媒体;第二是探索欲作祟:课程内容有许多未涉及过的盲区(比如拆书稿),想要着重了解一下,拓宽思路。
看一本书,写成拆书稿,不仅自己对书的认识加深,还能赚取稿费,看书的热情也会高很多,岂不是一举多得?
所以毫不犹豫报名第二次课。这次课抱着更明确的目的,听的时候也更加专注了。
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极度焦灼状态,什么事情都想速成,在这种状态下导致的后果是沉不下心学习工作,甚至经常对家人发脾气,回想那时候的我像是一个迷路的人被焦虑吞噬。
如果说第一次课程之后,我的焦虑还在,那么第二次课程后我的焦虑被治愈了。
当然,写作课并不承担心理辅导的作用,但是我从别人一路走来的经历中,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最大的问题还是能力配不上野心。
所以,课后,我开始采取改变行动,看书、利用公交车上的时间听文章……
或许我这辈子都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家”的要求太高,而我起步太晚,积累太少,难以企及。但想要成为一个优秀写作者,尚可努力一把。
04
从第二次写作课结束到拿到稿费,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稿酬不多,刚好够上课的成本,但算一次小里程碑,主要是激励作用。
可以很肯定的说,我不是个勤奋的写作者,既做不到日更,也做不到周更,甚至算得上懒惰的写作者。
这么长时间里,我一直在不断读书输入,从小说,到散文,甚至是励志鸡汤文,都读,不过显然后者并非我所爱。但正如高晓松所说“当你读过很多书之后,才有能力判断哪些书你想读和不想读”(如果记错出处,请见谅)。
所以,可能因为我本身认知有限,写作课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
以上是我对于写作课的浅薄认知,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如果后续有补充,我会继续更新文章。
我一直坚信,别人普遍称赞的不急着盲目点赞,别人有异议的不要盲目附和。真正了解过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挖掘出作用和价值的,不是最坏的。选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