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派的三大分支是荣格、弗洛伊德、阿德勒。
荣格与弗洛伊德源自一派,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一战治愈战争创伤大放异彩,阿德勒关于自卑与成功动力学的研究也深入人心。
但是还有一个心理学家,叫做维克多.弗兰克尔,他在最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呆了三年,运用积极的心理学,拯救了自己,鼓励了很多狱友,他提出治疗创伤的方式之一是探寻生命的意义,经由吴伯凡推荐,在KU上买了一本电子版,看到了凌晨,解决了60%的内容,关于狱中往事部分基本看完,受益匪浅。
弗兰克尔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医,每当在纳粹集中营熬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出狱后巡回演讲的镜头,想象着自己把痛苦的监狱生活总结凝练的心理学实践传播广大的一幕幕,这些虚幻的镜头,加之对于妻子无限的爱与怀念,支撑着他不放弃生的希望。
他用类似于冥想的方式告诫自己:“突然,我看见自己站在明亮、温暖而欢快的讲台上,面前坐着专注的听众。我在给他们讲授集中营心理学!那一刻,我从科学的角度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着折磨我的一切。通过这个办法,我成功地超脱于当时的境遇和苦难,好像所有这些都成了过去。我和我的痛苦都成为自己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
有研究分析,一个西藏高僧通过三十年的刻苦打坐,可以让头脑中的γ、β波释放变得可控制,进入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弗兰克尔通过冥想来客服当下肉体、精神痛楚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所谓诗与远方,并非不存在,我们要运用冥想、正念的方式,鼓励自己勇敢前进。您看,一个随时被纳粹扔进焚烧率的人都那么勇毅,我们所谓的困难又如何值得相提并论?
集中营中营养不良助推伤病的难以自愈,想想我们当世的人,苦于减肥无门,真是矫情的一种表现。无法减肥是没有被生活逼到份上,纳粹集中营每天只给囚犯几十克的面包,还要干繁重的体力劳动,所有的身份体现-----荣誉证书、学历证书、物质财富,都被抹掉,人的尊严被最大化的剔除,一个前犹太族裔的银行行长被一个流氓地痞身份的工头役使,种种不如意,肮脏的生活环境,都让人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集中营里,作者回想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把人定义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的种群”是正确的。在这里,神经高度衰弱的人可以在鼾声此起彼伏中快速入睡,在不同集中营轮换的途中火车上,疲劳的人们宁可坐在肮脏的被尿液浸渍的垫子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适应能力没有极限。在集中营的环境中,作者和其他囚犯睡上下铺,每层床铺大约6.5到8英尺,我在办公室用卷尺测量了一下,就是四块砖的宽度,需要住九个人,而且请注意是上下铺!
也就是说在这么逼仄的空间里,需要住18个人。我比对了一下,按照奥斯维辛集中营这种生存密度的话,可以宿舍可以住下36个人。也就是说,我一个人占了36个人的空间。这样一比较,迅速产生了幸福感。奥斯维辛的囚犯们,睡觉没有枕头,如果想要舒服一点,只能枕着自己的胳膊,大家想一下那要多么难受。也有人把沾满泥浆的鞋子当枕头,为了生存豁上了。
其实,有了一技之长是很关键的。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善于为人排解困惑和苦楚。彪悍的工头婚姻不幸,作者弗兰克尔帮助他分析性格,一针见血的剖析工头感情的死穴。自然得到了对方的恩宠,劳作的时候、休息的环境、乃至饮食的分量,都优于其他普通集中营犯人。在后期,他更是作为一个医生,临终关怀、照顾很多重病囚犯,不需要干重体力劳动。但在几次生死抉择的时刻,运气帮助了他,免于被送进焚烧炉。
自助者天助之。犯人劳动会换来食品券,很多人拿来贿赂工头,以便从事轻快的工作,防止恶劣的工作环境加速疾病与死亡;而一些放弃生命希望的犯人,则用食品券换取香烟,享受着最后的短暂欢愉。上图显示的,就是部分犯人,拒绝穿衣洗漱,拒绝出操,因为他们内心崩溃,已经放弃用讨好其他有权势的人来苟延残喘自己的生命。
当人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会下降。很多人梦想1944年的感恩节苏军攻克奥斯维辛,但是事与愿违。很多原本精力充沛的犯人在节后迅速死亡。
总之,作者阐述了生命要有意义,要么是一种责任感,要么是人为的赋予自己生活巨大的意义,这种意义指向未来。
当我们还在矫情如何减肥的时候,1940年代的纳粹集中营无辜的囚犯们却在考虑每天的那个小面包是否分成两顿吃,有人怕面包被抢走宁可一次吃完,作者却想要分成两次,给未来的自己以鼓励。
生如夏花,灿烂无比。每次阅读,都是对于生命的延展。看了这本书,我本人学会了谦卑,学会了短暂的感恩。虽然不知道这种即可习得的心态能持续多久,都是一种进步。活着,就要赋予其意义,想象未来的自己大放异彩,头脑中呈现出成功、积极的未来的自己。虽然本书只看了一半,但是我想这就是作者给与我们的部分启示。
晚上还要写半年工作总结,关于《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心得体会要暂时告一段落,以后继续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