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学而篇》——学而第一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赐是子贡的名,他叫端木赐,在孔子学生里面是一个比较富有的商人,可以说富可敌国,也是一个外交家和商人。
子贡在和孔子谈论这句话,其实是在说子贡自己。从这段师生的对话当中可以看出,孔子与子贡之间的境界的区别。
这章提及贫穷及富有时应有的态度,其实重点应该还是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八个字上面,也就是希望不论求学或处事,都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思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
孔子对子页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
古言道:“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现实却并非都如此,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贫穷时遭人白眼,富有时遇人巴结,尽显人生百态。
钱财乃身外之物,以平和的心态,修养身心。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记录当下,慢享生活。
我是兰子,愿与你携手,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