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南京大屠杀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那是一段黑暗、惨痛、刻骨铭心的岁月。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死难者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历史的庄重铭记,对未来的有力警示。作为党员,我们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更应深刻反思、铭记历史,奋力前行。
筑牢“听党指挥、信念笃定”的思想堡垒,展现“铁心跟党铸忠诚”的忠诚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历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时刻保持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担当,挺身而出,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培育“心系苍生、志在奉献”的为民情感,凸显“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响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为人民发声,真诚回应群众所求所需所盼,把“问题清单”变成“改革清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改革为了人民。
激扬“锐不可当、坚毅笃行”的进取精神,彰显“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进英姿。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遵守“实干兴邦”的行动指南,以勤勉为本,以实干为基,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悲愤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扎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