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叫做“想离婚,就装修,一次没离,再装修一次”。装修破坏夫妻感情的威力堪比小三,可想而知装修是异常繁琐且耗尽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
邻知君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在装修的过程一般会碰到什么坑,如何去解决?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应该注意什么?请看以下装修防坑手册。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装修方式主要分三种:清包、半包、全包。
清包类似于软件安装时的“自定义安装”,是指装潢公司或施工队只负责实际的装修施工,而设计、选材、购料(包括瓷砖、地板等主材和黄沙、水泥等辅料)、验收全部由业主完成。
全包是类似于软件安装中的“完全安装”,是指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装潢公司负责,业主只参与设计方案与预算的审核确定与最后的工程验收。
半包则介于全包与清包之间,指业主负责选购主材,设计、辅料则由装潢公司或施工队购置提供。
近年,随着我国装修行业的发展,家装业也经历了从纯“游击队”向逐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转变过程。
然而,目前家装行业仍大量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设计师偷拿回扣、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发生,坑害业主。
↓↓↓
“先开个低价钓你上钩,再高价成交,装修报价增漏项
”
2015年,天津刘先生买了面积80平米的房子,当时刘先生和装修公司签订的是全包合同3万元,刘先生以为合同签完了钱也交了就没什么事等着收房了,没想到,施工过程中装修公司不断提出预算不足要求增加预算。理由有其中一条就是:墙面不平,需要增加墙面基层处理厚度来找平。为了赶快住上新房刘先生最后只能掏钱了事。最后就单单墙面一项就又增加了3000元装修公司才善罢甘休。
坑:原来装修公司在量房时把本可以明确的例如墙面、顶面的平整、垂直需做基层处理的工程量却含糊其辞,实际上后期开工了你也会为这些含糊项目买单,装修公司就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增项的费用远高于实际价格,也可以说装修公司留下了将之前的价格推翻的陷阱。
案例图:
支招1
让装修公司把能够确定的尺寸面积和施工标注全部列清楚并注明在合同中,不要等签完合同交完钱的时候再确定。尽可能少的减少施工单位的后期操作空间。
“虚报面积,多报少报都是坑”
少报的坑:装修公司利用业主不知道修的实际施工量,在预算报价中,故意少报施工量,制造低价的预算总价,掩盖其天价的收费单价,诱骗客户签订装修合同,结算时按照实际工程量作为结算依据,这样,在预算中故意少算的装修项目,就会产生大量的增项,实际所花的钱会远超装修预算。
比如地面铺砖,装修公司给出的面积是80平米,每平米50元,业主不了解实际面积,只是觉得装修总价可以接受,工程完工后地面铺砖实际作业却达到了120平米,光这一项就多出了几千元。这就是典型的陷阱。
案例图:
多报的坑:多报面积也相当“普遍”,是装潢公司的“利润之源”,而且多半是在消费者的眼皮底下发生。丈量装修面积的工作都由装修工人代劳,而消费者一般只是在旁边观看。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本来10米的长度被装修工人“放”成10.05米。数字差距细微,但是积少成多。特别是墙面、地面等面积大的地方最容易被装潢公司做手脚,消费者往往只注意了价格,而忽略核实工程量。
支招2
自己亲自丈量面积,反复核对,并写在合同上
“偷换材料,偷工减料”
邻知君在朋友圈看到两个案例,一个是装修公司偷换材料,以次充好,坑骗业主,另个则是工人少买了材料,妄想从中拿到差价。
偷换材料案例1:
质量奇差的木工板
工人施工偷工减料:
坑:很多业主都在装修之前的合同中要求装修公司,对洁具、厨房用品、地板和油漆等规定了具体的品牌,但是很多都没有详细到具体的型号和规格,有时候还会遗漏地板瓷砖的数量,所以一些装修公司就会用假冒的品牌替代,并在施工是偷工减料,暗压成本。
支招3
在合同中写明具体的品牌型号、购买地点,购买时也要亲力亲为。在收款凭据上要特别注明建材产品的名称、等级、品牌,并索取质量责任单。另外,不要签了合同就等收房,即使你非常信任装修公司,也要经常去施工现场查看进度,以防工人偷工减料。
“设计热心“陪购”,居然是为了拿回扣?!”
在装修行业,设计师拿回扣已经屡见不鲜,从一开始设计师热心就会给业主推荐一些“适合”装修风格的材料,有的还会很热情地陪业主逛建材市场。殊不知,业主早已掉进了“设计”的圈套。
江西的吴先生因为工作忙,没时间仔细挑选装修建材,于是选择了某公司的半包装修方式,该公司的设计师热心的陪同吴先生逛建材市场。交房之后吴先生才了解到自家用的瓷砖和木地板都是不知名的二线品牌,价钱却比一线品牌还贵一些。
坑: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很少向客户推荐一线的品牌,因为一线品牌价格相对透明,网上都可以查到价钱,市场价格差距不大,最重要的是没有回扣。而代理不知名的二三线品牌的店主和设计师先勾结,将业主带进店后联合欺骗。
支招4
装修无需听装修工的推荐,也不需要让其陪同,应自己前去购买材料。如果不知道市场价格,可先先在网上了解选购品牌的价位,最好是请熟识的行家一同前往,查看进口或国产商品可以要求验看报关单。
邻知君结语:不要单纯以价格来选择家装公司。无论选择哪一种装修类型,业主在设计、购买材料等环节亲力亲为,细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