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坏净之首就是佛。那么,什么是佛呢?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其义为觉者,是指觉悟了的人。
首先,我们再来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释迦族出身的圣人,是婆娑世界的教主,也是我们的慈父,三界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悉达多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人,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牟尼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满。或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世尊。
接着,我们来看作为觉悟了的人,世尊的展现是怎样的。《金刚经》里面有一篇《法会因由分》,讲到“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经》的这段话是很重要的地方,讲了释迦佛已经成佛了,以及成佛后的身形展现。世尊吃饭的时候要“著衣持钵”,穿上衣服拿着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到城里面讨饭,拿着钵去乞食。拿到饭以后,回到自己住的地方。“饭食讫”,吃完饭,还要衣钵收起来,再洗脚。因为以前都是赤着脚的,徒步去的,所以要洗脚。洗完脚后,再“敷座而坐”。
所以,世尊虽是觉悟了的人,但同样要吃饭,要大小便,冷了要穿衣服,热了要扇扇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世尊就是一个人,一个很平常、很平实的人。如果佛都是这样的,我们还要求往生吗?所以要想清楚!这里讲世尊的身形展现是为了树立一些正见。什么叫正见呢?世尊是觉悟了的人,我们也是人,我们虽然没有觉悟,但是世尊把法留在人间,当我们依法而修、依法而行的时候,只要决择到正确的法,肯定也能觉悟。我讲“觉悟的人”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大家心中的信心,要大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把“人”潜在的能力、信心全部挖掘出来,然后再一门心思地走修行之路。
当行人全力以赴地去修行的时候,真的碰到了困难、挫折,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请菩萨慈悲加持!菩萨要不要来加持这样的人?请注意,菩萨不会因为行人念他就到,不念他就不到的。纵然行人不念,菩萨也会到。只要行人的心在道上,行在法上,菩萨无时无刻不是在关心、呵护的。所以不是行人念菩萨,菩萨才到的。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唐玄奘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当他在下界受难时候,释迦佛和观世音菩萨在干嘛?在看着他走完这一段路。所以,当我们发心要走解脱之路的时候,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的时候,那些先得道的大德们、菩萨们、声闻缘觉罗汉们、诸佛们,他们都在关注着我们,这就是“法界同盟”。因为我们行的是他们行过的道,我们证的是他们已证的法,他们不关心我们,他们关心谁?
如果加持能解决问题,如果接引能解决问题,那释迦佛也太不慈悲了。如果人家念就来接引,如果人家不念就不接引,那阿弥陀佛也太不公平了,这算什么众生平等呢?所以,在我认为,如果一味的求往生,求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人应该思考的是:我如何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我为什么有妄想?我为什么会昏沉?我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我如何更精进?
这里对佛的解释是:觉悟了的人,由此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在佛法里面叫“正精进”,在大乘佛法里面叫“精进波罗蜜”。所以,学佛需要理智的学佛,而不是迷信式的崇拜,更不是哈巴狗式的祈求。我们自己不去努力,自己问题在哪里不去发现,只是一个劲地求阿弥陀佛加持保佑,他如何能加持我们呢?他如何能保佑我们呢?
以上是我对佛的理解,我的所有概念、观念仅是提供给大家参考,大家要理智的接受、消化。大家认为这个概念有用的,对自己修行有帮助的,可以记下来,然后去琢磨,或者事后跟我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我讲的很多东西,可能和其他人的概念有些出入。这些都是我自己实践出来的,所以未必就适合大家。
以上通过对“佛”的概念的确定,我们得以肯定:佛是人而不是神,是觉悟的人。包括《金刚经》里所讲也都是关于佛的很实在、很平实的展现,把眼光回到人间来,不要投向那些虚无缥缈的世界。只有把眼光回到人间来,才能锲入到人的本位上。佛法是解决人生烦恼苦迫的法,只有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身心的当下,佛法对你个体的生命,才产生直接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佛陀,纠正将佛陀神格化的现象,出现佛、神不分的流弊。也只有这样,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佛法,以人为核心的佛法,才能谈得上解脱人生的苦迫,解决人生的烦恼,熄灭贪嗔痴。佛陀的出世,佛法的着眼处,侧重于生命苦迫的解决,着重于烦恼痛苦的止息。这一点,对于学佛修法的实行者,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课程】:《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心住非家》系列、《缘起止息》系列、《古仙人道》系列、《荒漠甘泉》系列、《印度佛教史》......
【咨询信息】: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学习交流,您若有缘,可添加本人微信号:88624948,备注:简书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