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黄昏时刻,老太总喜欢坐在海边,看着远方。双眼是那样的深沉,忧郁。似乎在等待着谁的归来。
老太家共有七个孩子,都是她一人带大的。从前生活艰苦,她为了维持家计总会超额完成生产队交给的任务,春耕,夏种,秋收,这些都是她一手操办。晚上她还到工厂接手工回家做,等安顿好孩子们睡下,她一个人干到星星打盹。为了省点灯油,她总是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借助路灯和月光昏暗的光线。一家八口勉强能度日,拮据但很温馨。
“老太太,回去了,太阳要下山了。”老人之家的看护把老太推回房间。
“我不回去!”老太拉住看护的手,“我儿子还没回来呢!”老太的眼睛从未离开大海。内心有一万个不甘和期盼。
老太的儿子叫“小七”,是她最小的孩子,也是她唯一的儿子。
小七从小就特别皮,是村里出了名的孩子王。
村里的每一棵树他几乎都爬过。不论树有多高,他都能像猴子般往上窜,有一回,他爬到一棵桑树上,不料,那是一棵枯树,树枝“砰”的一下,断了。小七连人带树掉了下来。幸好下面是泥地,因而卸去了不少力,最后只是皮外伤,下巴缝了三针,直到现在,小七笑起来还能看到拿到深深地疤痕。
逢年过节是小七最高兴的时候。村里有个习俗,每逢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赶到村里的祠堂拜祭祖先,一是缅怀祖先,而是祈求风调雨顺。孩子们大多都会被赶到外面,免得说错话惹神明生气了。在现在看来,那是多么封建。小七总会趁着这点空隙到每户人家里搞点破坏。李家的墙被用炭火烧过的竹子划了一道黑杠,孙家的狗和黄家的猫被拴在一起了,杨家的鸡和米家的鸭互换了位置。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过分的一次是把白家的后厨烧了。
老太很宠她这个儿子。每次小七闯祸,老太都会挨家挨户地替小七给人家道歉。好在老太人缘不错,平时和村里的人关系都很好,大家都会看在老太的份上饶了小七。
小七还是一个逃课王。上小学,他就没有在学校好好地待过一天。老太每天摸黑起床,先到厨房烧水,然后给小七做早饭。盯着小七把早饭吃好后,背上小七的书包,送他回学校。小七很小就学会走路,但从来就没有正经走过路。在大街上总是三步并两步,蹦蹦跳跳,一会冲在老太前面,一会跳上堤坝,一刻不能消停。老太总会看着小七走进学校后才离开,但老太一转身,小七就已经跑出来校门。也不知哪来的速度。任何时候,不爱学习的人都会受到排挤。在学校,几乎没人愿意和小七做朋友。孤单使得小七更加爱捣乱。这是他引得关注的手段。
后来,小七长大了,人也变老实了。不知受到了什么力量的冲击,他竟然开始认真地学习起来,并且成绩也一路上升,从年级垫底慢慢跃升到年级第一第二。身边的姐姐们早已成家,都搬出去了。家里就剩下小七和老太。那时,老太已有轻度老年痴呆,记忆力开始减退。只是生活还能自理,大家都没有发现。
几年后,小七考到了外地的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在当地的学校教书,平时很少回家看望老太。
此时老太已经八十岁,老年痴呆的症状也越发严重。然而很少回家的小七这时还没发现。直到某天小七回到家,问老太:“妈,你吃饭了吗?”老太呆呆地点点头。他走进厨房,掀开锅,饭还没动过,菜泡在锅里还没开煮。小七这才发现老太的不对。
小七想着老太的情况发展下去不容乐观,自己也没办法照顾,姐姐们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就算回来了也不能长期待在老太身边伺候。恰好那一年村里新建了一所养老院,小七和家里的姐姐协商把老太送进了“老人之家”。
“妈,我会常来看你的。”小七就丢下这一句话,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临走前小七给老太存足了生活费,并交代看护照顾好老太。
每到黄昏时刻,老太总喜欢坐在海边,看着远方,等待小七。而小七早已在外地成家,他并没有告诉他的妻儿,在海的另一方还有一位母亲。
“你儿子今天不回来了。”看护推着老太。
“不回来啊,他不回来啊。”老太呆看着海的另一方。眼里流露出失望与恐惧。
如果此时你在海的另一方,那么,你是否知道另一方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回去?
曾经看过一位老先生的遗书,标题是“我于昨天去世”。
原以为自己可以在去世的第二天被人发现,却直到一个月后尸体腐烂发臭才被邻居发现。那么,他的家人此刻在哪里?
我把《洗手,吃饭》这段视频顶置了。一年在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无论何时回去,家里总有从前最爱吃的饭菜摆在桌上等着我们回去。那熟悉的味道,不管走多远始终在味蕾上萦绕。那句简单的“洗手,吃饭”把多少漂泊在外的人带回了家,带回那个最初启程的地方。
年轻的我们需要打拼,需要独立自主独创天涯。但不管走多远的路,不要忘了回家,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源。父母不求子女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在年老时能有你的陪伴。在追寻诗和远方的路上,我们成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父母变老,能相聚就不要推辞。父母不求我们取得多高的成就,只希望在他们呼唤的时候能得到一声回应。
早在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许下诺言:一定尽力把这个小生命抚养成人,一定用尽一切陪着他长大,一定要给予他最好的。
然而,我们长大的速度却是远远比不上父母变老的速度。父母总渴望给予孩子多一点再多一点,长大的我们总是渴望离家里远一点再远一点。小时候我们都很依恋他们,很害怕失去他们。长大后逐渐发现,父母同样很依恋我们,同样很害怕失去我们,我们是父母的归依。他们忙忙碌碌一辈子,不求一生荣华,只求老年有孩子相伴,享受天伦之乐。
翻开手机通讯录,父母的位置在哪里?有多久没有给他们打电话了。多少次他们主动联系你被你的一句“在忙”拒绝了。我们不主动联系他们,而他们也总是担心会打扰我们,连打一个电话都变得小心翼翼。
小时候,每到傍晚十分,父母打开家里的窗户,喊一句:“xxx回家吃饭啦!”我们定会朝家的方向狂奔。那时候,他们想找到我们只需要一声呐喊,有时甚至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与父母疏远不应该是长大的标志。
的确,我们会有各自的生活圈子,会有各自的事业。这些,也许会成为我们回家陪伴父母的阻碍。我一直认为,无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人,还没有真正成长,还不能真正承担长大的责任。在哪个位置上,就要做哪个位置上的事。
一切借口都是在给自己寻找逃避的理由,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退路,不要给自己太多的下次。父母在渐渐老去,下次再见,也许双鬓上又白了许多。
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