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帆齐微课年度写作营第 39 篇 1570字 共累计55520字]
什么叫反面试呢?其实就是我们如何面试一家公司,一个领导。
找工作通常被成为求职,好像是我们求得一份工作。而实际上,面试是双方的,互面。找工作是需要人岗匹配的。并非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必须处于弱势地带,任人选择,而我们是被迫。
那我们要怎样进行反面试呢?
首先,我们要有绝对的自信。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专业能力怎么样,人的精神状态必须要自信。一个自信的候选人自然会让人相信其能力不错。
其次,把面试当作沟通,只是要更正式一些,不要随意开玩笑。
更像是和同行交流,如果是专业度高的同行更好,相当于讨教和交流。
这样自然规避掉某些紧张的情绪,面试不是考试,不是求助于人。它是专业技能的沟通交流,如果刚毕业,还不具备某些方向上的经验技能,也没关系。可以当作是学习上的切磋。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规避掉你问我答的枯燥模式,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对话更顺畅,交流更从容。也更容易判断该公式是否合适。
第三,我们自己要清楚,目标公司是什么行业、岗位是什么类别、直属领导是什么类型。
目标公司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有心理有数。他们的节奏和套路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候选人的心理预期的东西也自然不同。
这里力荐选有发展的行业,这是选大势。比如做媒体,建议选互联网媒体,尽量不要选传统媒体,原因不多说,大家都懂。如果不确定,可以请教同行前辈,如果刚毕业,也可以请教学长,不好意思开口,还有百度知乎可选。
目标岗位,可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线执行层,业务骨干,和管理层。
一线执行岗,这个在工作的前几年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我们寻找的是这类机会,基本就更关注具体做什么内容的工作,能学到哪些技能,通常和哪些角色打交道,薪资待遇如何等等。、
业务骨干是有一定技能积累的专业人才了,经过职场几年洗礼之后,好多人会走向这个岗位。这时就要比一线执行岗关注的更深入。新公司能提供哪些晋升/进修机会,有什么在行业内比较牛逼的大咖,有哪些业务强项,进入该公司后,后续的发展路线拓宽多少,除了固定薪资外,有无其它在专业性上的奖励机制等等。
管理层关注的就更全面了。如果是自带团队加入新东家的管理层,要为团队争取最大的利益,包括业务范围、资源、薪资待遇等。如果是空降,就要全面考察新公司新团队的状况。业务进行到什么阶段,团队人员由什么人才构成,团队氛围怎么样,团队目前状态和目标方向差多远,高层领导的期望值 等等。
目标领导是什么类型,从面试沟通中去观察面试官,尤其未来的直属领导。
有数据显示,70%左右的离职是由直属领导造成的。所以选对一个领导非常重要,他是我们职场生活的晴雨表,我们工作的开心与否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
不见得有那份运气刚好是领导非常喜欢的一类员工,但也绝不能做领导最讨厌的那个类型。
比如说我自己是个不太细心的人,一定不要找一个事无巨细的领导。这样在工作配合中,我会觉得总关注没太大意义的细节浪费时间,而领导会认为我是一个疏于工作甚至敷衍的人,这就不好了,有业绩也会因为一点细节被推翻。
这样的话就要在面试中关注领导提出的问题和对待答案的态度,如果是刨根问底追着每一处细节问,毫无疑问,他就是关注细节型领导。
第四,搞清楚我们的优劣势。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工作,哪些能做的好,在什么样的团队中能发挥的好,在什么领导手下工作能做的更好。
我们有哪些劣势和不足,如果抗压性差就不要选择压力过大的团队,无论是任务量还是团队文化。比如互联网的996就不合适。如果适应性差,就不要和上一份工作差距太大,这样好融入团队。
本质上,就是知己度彼,百战挑一。
清楚了以上的事情,就在面试沟通中,细心观察新公司及领导是否是和我们契合的、匹配的。如果不是,就算公司选了我们,我们也慎重考虑是否加入。
避免出现看上去非常美好的机会,加入之后发现是个巨大的坑,逃之不及。
一点职场面试小心得,分享给需要的人。
[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第 39 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