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我”被人暗恋了十年。
这个人是个女孩子。她一直都在思念,十年前的“我”。
十年后,也就是现在,“我”终于和她在一起了。是的,“我”是她的初恋,亦或者她也是“我”的初恋。
这段“感情”能一直走到最后吗?
去年年底的时候,她在网上搜“成人画室”,出来很多推荐,其中有一条是“吾悦艺术工作室”,她点开页面。
“我们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世界,我们珍惜世俗中那弥足珍贵的清新稚气。
美术的意义在于让人在探索自己内心的同时发现美的存在。
……”
这个画室不错呀!她心想。
而后,她又找到了这个画室的微博,详细看了介绍。还等什么呢!要不要去的?可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犹豫。
毕竟,要对一个暗恋十年的“人”表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年过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去了画室一次。找老师聊了聊,然后报了名,开始画素描。
老师在桌上摆好几何石膏体。当她准备好画板,贴上白纸,削好铅笔,坐下来的时候,心想,这是终于可以和“他”在一起了么?
她拿起笔,轻轻地在纸上落下,线条画到中间的时候用力一点,提笔收尾的时候又再轻轻拿起。
她闭上眼,想起十年前。
高三才开始正式学画画,画了不久就去参加考试了,算算时间其实也就半年而已,再分配给素描、色彩、速写、创作这四门,其实学每一样的时间都少的可怜!基础如此薄弱,再加上大学读的设计专业,更是再没怎么去画过。
开始尝试线条粗细有别,画面上的黑色一点点深入。手指尖触碰画纸的时候,荡漾起丝丝心动的感觉,这就是初恋的滋味吗?
暗部、明暗交界线、灰部、亮面、高光,她想着这些名词术语,对应在纸上画下来。
以至于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会画,画了一半,拿给老师看。
老师问她,你怎么画成这个样子?
What——?她一脸茫然,心想怎么不好么?
你看一下,我示范一遍,再看看你自己的这幅画有什么问题,OK?
OK。
在画一幅画之前,我们先要想好,这一幅画要表达什么,再开始构图。老师开始一边画一边讲。构图的第一步,先定点,即定出每个物体大致的轮廓线条。首先是主体物,一般在画面正中偏上偏左或正中偏右的位置,主体物定好后,再定其他的,例如苹果、瓶子、衬布等等,线条干净利落,直线去构图。第二遍再精细画出每一个物体的细节,如罐子口、衬布褶皱、纸盒轮廓凹陷处等,之前的工作做得越好,后面画的时候就越轻松。
构好图后,接下来是观察光源从哪里来,从这组静物我们看到光从左斜上方照过来,观察每一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来,注意明暗交界线是沿着物体的结构走的,画出了明暗交界线后再根据明暗交界线画出物体的暗部和投影,同时注意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关系。
这一步画完后用纸巾或擦笔进行统一。亮部的位置用橡皮擦擦干净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前面的步骤就到这里了,再和你画的对比一下,现在你知道怎么改了么?
她看着两幅画,点了点头,说明白。
老师递给她范画,转过身去看别的学生。
她呆愣着看着“我”,怎么会看不出来是什么问题呢?首先主体物小了,进而其他物体都跟着“浓缩”了一般,画面既看不出光源从哪里来,明暗交界线和暗部连成一片,也看不出色调的变化。
她心想,整个就是一大写的“LOW”字啊!
她对“我”说,十年前,我还是太小了,那么无知,那么不成熟不懂事,对你的了解太少太少了。你能原谅我吗?
当然原谅你了,不然现在,我也不会答应和你在一起。“我”回答。
已经涂满一半的画纸,她拿起橡皮一一擦去,开始重新构图。
面对“我”,这可真是一件极需耐心的事!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渐渐改掉了以往的很多坏毛病,她也很用心,但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问老师。构图画小了,擦去重来;苹果画错了,擦去重来;衬布画丑了,擦去重来......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悄无声息地走过,从清晨的余晖里坐到窗外夕阳西下,从春天的雨声中坐到夏日的蝉儿声声。
在这每一天的美好时光里,跃然在纸上的是——清晰或朦胧的线条,光与影的和谐,物体的厚重与质感......均一一呈现。
每次离开画室的时候,她都是嘴角微微上扬,微笑着,哼着欢快的歌曲,脚下步伐轻快。这是与“恋人”的短暂离别。
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两者对对方更加深入了解。一段美丽且正确的感情,必定是能让人变得更好,可是和天下大多数美好的感情一样,这对“恋人”也有争吵矛盾的时候!
那是她遇到了瓶颈期。
接下来该怎么画呢?这个东西简直太复杂了!脑细胞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个了!
心里的痛苦逐渐蔓延开来,她停下来,转过身走出画室。到阳台上的秋千坐着,闭上眼,静静地思考。
一个几何体的每一个面,可以分析得出光从哪里来,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部,都很好地表现;现在画的物体不都是由无数个圆、三角形、方形经过不同形态的排列、组合、切割构成的吗?
换一个东西就不认识了?技法不都是一样的么?
是的,“我”对她说,
“我”只不过是多种形式的存在而已。所有的物体,有凹陷又凸起的各种花纹的陶罐,有可放在手心巴掌大小的银色金属小罐,有光感强烈的透明的玻璃罐。
这些都是一样。
老师示范过几次了,剩下的该是你自己独立思考的时候。
可是,如果全都是一样的,那还有什么特点呢?
她又有疑问了。这一次,老师这样告诉她。
画画不是去复制,不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学会用心去发现,如果在你眼前的一件物品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本身并不美呢,你也可以用心去把它画美,需要用我们的主观思路去进行加工。
是的啊,画画是画美的东西。但是要靠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知。这样才会画出美的画来。
美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
而心,是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独立的灵魂的。
独立的思想和灵魂这条路,还需要很长时间去走。
现在,你们知道“我”是谁了吗?没错,“我”的正名叫“艺术”,小名叫“画画”。
“我”还是挺喜欢和这个姑娘在一起!
那一天,“她”离开画室的时候,回望铁桶上亮着的白色灯光,“吾悦艺术工作室”几个字清晰可见。
你知道“吾悦”的意思吗?
“我”问她,当然知道了,我解释给你听。
“吾悦”,“吾”即我;“悦”做动词的时候,是“喜欢、热爱”的意思;“悦”做形容词的时候,是“开心、快乐”的意思;连起来就是——
“吾悦”——我喜欢,我热爱!
——我开心,我快乐!
你会和我分开吗?她问“我”。
傻瓜,你的心境都是这样的,怎么说,“我”都会一直一直陪着你呀!
Summer于2016年7月11日
至此,《一间画室》系列文章连载完毕,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