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出现,无论是良好的,还是不良的,只要及时给予关注,可增强,反之,则会消弱。
儿童在学校,难免会有偏差行为,有待于设法消除,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莫过于防微杜渐,忽视,初期,不直接做反应,比如午睡时孩子哭闹,父母不予关注,最后消弱此现象。
当我们从操作性制约的情境中拿走了增强物,则制造了消弱作用。作用后,如果立即反应达不到效果,一连多次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没有满意的增强物,其强度逐渐消弱,最后化为零。则会消弱其行为。注意适用范围:情况轻微,不严重。
比如,我一直考虑我女儿早晨起来必须要哭一会儿的问题,之前一直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看了消弱,貌似有点头绪,每天临走时,只要女儿哭,我就会去抱抱她,亲亲她,哄哄她,我的这个行为正是她哭的增强物,所以,哭只增不减。看样子,今后要试试消弱,哭的时候尽量不去理会,一旦她不是哭着走出卧室,我再给予拥抱和亲吻。这应该属于消弱范畴。
消弱有两点:1,用增强建立的行为以后如果该行为出现,若不给予予以增强,则会消弱,甚至消失。2,情况轻微,则消弱相当有效。若严重,利用区别增强,隔离,惩罚。
消弱原理用在吃饭问题:
这个我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我女儿就是这个样子,不好好吃饭。如果说利用消弱原理,那么,首先要规定吃饭规矩:时间一到,立马收拾,如果规定的饭没吃完,则吃完饭不允许吃零食和水果。当然,这对于稍大点的孩子效果比较明显。对于我女儿只有4岁,在吃的问题上,我一直在观察别人的做法,我觉得还可以,比如,吃饭的时候,她自己吃着,然后家长适当给她加菜,一起吃,让她有被关注的感觉,如果不吃,就不让她吃了。这是吃饭的规则意识,对于她吃饭时边玩边吃,则不予理会,主动吃饭时冲他笑笑,也是一种消弱,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做的,女儿破天荒的吃了一个鸡蛋和一碗粥。
看消弱的正用时,我对消弱带来的效果还是比较佩服的。之前我是对于孩子的每件事都有回应的,因为之前的我认为,如果对孩子不回应,孩子会认为你忽视他。看完消弱,结合我之前的做法,总结出:消弱是对于孩子的轻微不良行为,而轻微不良行为之外的,我们可以给予关注,更有助于发挥消弱的特性。
误用这一节,说脏话,想到了女儿在两岁多的时候,说了一句:挖槽,外面的花真漂亮,我和她爸爸相互看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后来女儿再则没说过,这应该是消弱的效果。在学校,自习课,告诉学生,如果别人不听话,和你说话怎么办?不要理他,他不听话,你听话啊,老师喜欢你,教会孩子用消弱,或许会有效果,试一试!对于学生乱告状,我不想搭理,后来慢慢减少,原来这就是消弱,为自己点赞!!!
有些儿童上情绪时,会冲动,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当看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首先要处理孩子的情绪,引导他把情绪表达出来。
消弱原理不仅可以应用在消极行为的禁止,也可应用在积极行为的塑造。
这个方法比较好,比如课上有不听课的同学,就夸奖表现好的,对好的行为进行夸奖,其实也是对不好的行为指明方向。
影响消弱的因素:
一,必须和正增强一起使用。消弱有效果,不过相对比较慢,因此可以适当运用增强行为。一是延缓增强出现的时间,使消弱和增强差异明显。2,直接点名增强所在。
切实实施训练计划:1,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不问他是否愿意。2,做法前后一贯。3,大家彼此一致。4,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