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有了孩子,我睡眠一直不太好。
孩子小的时候,跟我睡。他的每一声啼哭,每一次哼唧,即使在梦中,我都能迅速切换成清醒模式,或低声安抚,或轻轻拍拍,孩子每每又安然入睡。
孩子大了,分房睡。他生病时的每一声咳嗽,疲累时的每一声梦呓,我依然能听到。或起身给他倒杯水喝,或听着没了声音,便也安心睡去。
仿佛在睡梦中,也永远支着一只耳朵,倾听着他的身体传来的各种信息。
春节过后,奶奶来小住,和孩子一起睡。半夜,孩子咳嗽,怕吵醒奶奶,不敢大声咳,嗓子里发出古怪的声音,憋得好辛苦。我去厨房给他倒了杯水,服侍他喝下。孩子说,妈妈,以后我提前准备好水,你就睡吧,不用管我。
接下来的几天,有时半夜又咳,我刚要起身,就听他蹑手蹑脚地起来,润润嗓子,又接着睡去。
孩子大了,知道体贴别人,学会照顾自己,我可以放心去睡了。
2
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教他学着洗自己的袜子。只是每次洗过之后,他的手就会脱皮,痒。所以,后来他所有的衣物都是我来洗。
孩子学校最近有大型的汇演,需要穿白色运动鞋。前几日,彩排时穿过一回,已经面目全非。北方大多数城市,给孩子穿白色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儿,基本上出去转一圈回来,就惨不忍睹。所以,除非学校要求,我很少给他买白色的鞋子。
离正式演出还有几天。周末孩子一起床,就说他要把鞋刷刷。拆掉鞋带,把鞋子泡进水里,他就干起来,时不时地问我该如何如何。我有心去帮他,可转念又坐了下来。
我知道,一过去,看他笨手笨脚的样子,我就会闲东闲西,忍不住自己插手来做。可干什么都有第一次,无非就是多费些功夫、多费些洗衣粉、洒满地水而已。擦擦就是了。
白色的鞋想要刷的干干净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有些顽固污渍赖着不走,孩子说我泡一会儿再刷。
期间人家还去房间眯了一阵儿。
我做什么都喜欢干脆利落,特别不能接受拖沓磨蹭。强忍住内心的冲动,等他醒来又去跟鞋奋战。终于洗刷完毕,孩子兴致勃勃地让我看,刷的怎么样?还别说,超出我想象。
孩子的能力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很多时候,只需要多一些耐心就好。
3
有时做饭,孩子会给我打下手。
择菜啊,洗米呀,剥蒜哪,打鸡蛋。。。。。。看他切菜,是一件很吓人的事情,他的手放的位置,拿刀的方式,我忍不住就会叨叨叨。他也是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突然反省,初学干活时,总有人说你这也不对,那也不行的,确实很难发挥正常。所以教给他正常的方式,我就不再监看,等他都切好了喊我,反倒切的很匀称。
天下所有做父母的,恨不能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替他承担,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可爱他,恰恰是要学会放手。
孩子终归要长大,我们都不能陪他一辈子。有些事情,他会了,可以不做;但不会,必须要做时,难免要吃苦头。与其等他不得不独自生活时,你如坐针毡,倒不如现在,别怕麻烦,也别怕耽误功夫,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他学会生活,学会照顾自己,当事情临头时,才不会茫然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