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说看了《我不是药神》很感动。他竟然也被感动了。于是乎怀着一颗好奇心也去看一看。
确实《我不是药神》有不少感动、温暖的地方,但是,也有些令人寒心的东西。程老板一开始走上了走私的轨道,也是迫于无奈,家里穷得没钱給自己的家人治病。最后选择了这条路。值得庆幸的是,这药并不是害人之药,相反它确实給了许多人希望,給不少人更多生存的权力。其实如果是害人之药,以程老板的为人大概也不会干吧。在“张院士”的胁迫下,他也放弃了再卖那药,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和家人担心。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在那“张院士”的无良之下,不仅遭到警察的追查还断了药的来源,苦了许多人病人。然后不少病人就这样含着不舍与遗憾离开了人世。看到这些,程老板觉得特别的痛心。他决定重新开始卖那药。而且以更低的价格卖给病人。虽然这当中经历许多的风浪,甚至得自己倒贴钱进去也在所不惜。他似乎觉得那是一种责任。另外,“张院士”被捉后,并没有供出程老板來。其实,他已经被程老板的所作所为所折服了。再者,那小黄毛在得知警察即将要发现他们的行踪时,他毅然选择撇下程老板一个人开那车躲开警察,最后却是不幸地死于车祸。像程老板所说:他才二十岁,为了让自己活命,犯什么罪了?确实很是心酸。以上,我觉得蛮是让人感动的。
而除此之外,还有让人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那个印度药其实是个仿制药,影片中说它的效果跟正版药无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价格便宜很多。这对于大多数病人,即便是富有的家庭,这药简直是莫大的希望。然而在另外一边,那些“执法者”认为这是假药,要禁售,必须得严查处置。所以他们几乎想尽一切办法查办那药,甚至丝毫不讲情理,法似乎真的大于天吖。作为一种有效果的药品,因为是仿制品,价格便宜,所以就被定义为假药,这样合理吗?其实现今也有不少药品应该是仿制的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去购买天价药。对于病人来说这确实是个福音。但是,正版药为什么这么昂贵呢?原因何在呢?一般新药品在刚刚推出那几年应该都比较贵,因为研发成本还有其他各种成本确实是耗钱的。但是对于药物的价格确实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定价。毕竟这也是为了人民而服务的,岂能昧着良心只管赚钱呢?其实作为仿制药也有其不对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其对于正版药是不公平的。似乎这涉及到侵权问题,比如说知识产权。如果市场上仿制的都泛滥成灾了,对于正版的确实是不利的。如此一来,创新的动力还会走得多远呢?或者,说到底吧,应该是制度的问题。二者之间为什么不能找到一种和谐的解决方法。如今大多数病人其实都看不起病,看病贵,看病难,吃的是天价药……所以像影片中一大片人在医闹的场面看了让人很是寒心。医疗制度确实还存在不少缺失。所以也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生病的人真的是很不幸,很可怜,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帮助。而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看了医生,有些病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定得看好,因为我付了钱。看病是一个等价的买卖吗?大多数人认为医生开的都是高价药,为的是钱。这样双方的不信任,问题必然层出不穷。另外问题出在肯定不是单方面的,双方都有责任。当作为一个病人,其实就已经存在着一些私心,更多地会从病人的一方去考虑,这是正常的。但是,很多时候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会缓解不少矛盾。不过,医疗制度是需要去改善的。
影片中更多的是从患者的角度去反映问题。有时候不喜欢某些病人单方面地觉得天价药是医生的不是,把医闹作为一种解决办法。另外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对于发现“张院士”开那个讲座宣传假药后,他们采取的是直接武力解决,这一点似乎不好吧。社会上大多时候都会站在病人的一边去看问题,有时还把同情、不幸夸张渲染,而摸黑医护一方。其实,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会站在医护一方去考虑考虑。不过最后审判时,程老板说的那番话,我觉得很到位。大概是:“以后会变得更好的,希望这一天会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