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天气:小雨
文|冬少爷
01
不久前在一篇文章里,我提到过关于评论越来越少的话题。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似乎已经趋于常态。长此以往,文友之间的沟通会越来越陌生,距离也会越来越遥远。
一篇上千阅读量的文章,评论数量达到能够破“百”的,可谓寥寥无几。破“十”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个位数或者为零的,看上去非常尴尬。这种尴尬对于作者和读者,以及那篇文章来说,都是莫大的讽刺。
你说没人看吧,却又有那么高的阅读量。你说有人看吧,留言的又没有几个。是文章不够优秀?作者不够用心?还是读者“懒惰”不愿说?个中原因,一时半会儿也很难说清楚。
02
那么,评论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又会有怎样的价值呢?第一,文友之间的沟通渠道主要来源于文字。文章的讨论,尤其是理性的探讨,对于增进彼此友情,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第二,一篇文章像是一碗菜,需要有人去品尝。味道究竟如何?内容到底怎样?不同读者的不同看法,是可以让作者看到自己的长短之处。好的东西继续坚持,不足的地方可以继续改进。
第三,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是一个探索的漫长过程。你的文章适合什么样的受众,怎样的写法能够对上读者的“口味”,在读者的评论里,是可以让作者找到一种创作方向的。
03
我们知道每篇文章的阅读数、评论数、点赞数,都会很清晰的显示在读者面前。读者在选择文章的时候,有意无意的会看文章的各项数据。一篇阅读量破千的文章,只会出现两种极致的结果:
其一:会吸引更多的人以一颗好奇心,去打开那篇文章,然后就会“走马关灯式”的来来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像是“失忆”一样。其二:那么多人去看,评论那么少。你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这篇文字肯定“不值得一读”,既然这样,又何必浪费时间了。
所以这种有意无意式的“不准确引导”,对一篇文章和作者来说,产生的影响是肯定有的。当这种现象凤毛麟角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忽略。当它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部分人“盲目效仿”的做法。你不评论,她不留言,逐渐成为了一种所谓的“默契”,试问是好还是不好,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吧。
04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很多人早已注意到了,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因为就算说出来也无济于事。也许很多人以为小事一桩,不值一提,有点小题大做了。
倘若你阅读过一篇文章,请在那里留下你的“足迹”!这种所谓的“足迹”,不是无脑的阿谀奉承,不是刻意的请求赞赏,更不是“完成任务式”的敷衍了事。而是真心换真意,一起认真创作,用心交流。不要吝啬你的留言,取长补短会让我们一起成长,呵呵,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