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何培养孩子的奋斗精神,做一名幸福的奋斗者?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对此提出了几条建议: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重视榜样的正面影响。
四年级的孩子大都处在十岁的年龄段,他们的兴趣和志向已经开始萌芽,老师和家长的激发、培养和引导至关重要。
锟是一个IQ极高的男孩,思维活跃开阔,创新思维能力强,他的EQ却很脆弱,不能承受一点小小的挫折,动辄眼泪横飞。他的意志力薄弱,做事缺乏韧性,常常半途而废。
看到孩子身上的弱点,锟的母亲很着急,我向她建议:暑假,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
锟的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让孩子连续参加了两个暑期的夏令营活动。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坚强了很多。夏令营活动中,一次到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参观学习的体验,激发了锟对航空航天发明创造的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便立下考取中国航空航天大学的志向,家长不惜重金给儿子买这方面的书籍、航模。
孩子志向远大令人欣喜,但锟毕竟只是十岁的孩子,他的习惯和坚持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培养、引导。
锟嗜书如命,却懒得动笔。一次语文课,其他同学都在认真抄写词语,他呢?在如痴如醉地读《时间简史》。我抓住时机劝导他:“霍金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只有三根指头能活动还坚持做研究,写书。你四肢健全,却连最基础的词语都懒得写,怎能实现航天的梦想呢?”
榜样的力量鼓舞了锟,他拿起来笔,开始认真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