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这几天见谁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虽然每天还是照常“上班”——到小区棋牌室和哥几个杀一盘国产象棋,但是水准显然下降了不少。今天这局刚完,赢家老王胜利地啜一口浓茶,猛地拍他肩膀:“怎么了啊!”他却木然无应:“没事没事。最近天气阴沉沉的,吓人。”回家的路上,老宋抬头望天,忽起的凛冽寒风刮进他脖颈里,引起一阵哆嗦。冬天到了,也快过年了,他不由苦笑。
进得家门,刚好妻子也刚刚从麻将馆回来。“今天吃什么呀?”她边换鞋边问。“小宋呢?”老宋却第一个想起问起女儿。“还不是去她同学那里借资料了。”“哦。”老宋心里想着,这孩子,都要走了也不知道多陪陪父母。但他没把这抱怨说给妻子听。一方面是男人的内敛,另一方面,他看着妻子乐呵呵像个没事人的样子,反倒为自己的忧伤感到害臊,孩子总有长大离家的那天,自己哪还像个果决而开明的一家之主呢。
“那我去弄个番茄鸡蛋汤吧。你要不要老徐家的白面馒头,要的话自己去买。”妻子说着往厨房走去,老宋则习惯性躺进沙发里,右手一横,却空空如也:今天的报纸不在茶几上。
“你把报纸给我收起来了吗?”
“没有呀。”
奇了,去哪了?老宋焦躁地来回搜寻,这个点正是品读时事新闻的时间,不坐下来看个几分钟着实不舒坦。
书房依然是那些尘封多年的旧书,两人的卧室里也整洁而安静,老宋来到女儿房间,书桌上倒是横七竖八摆放着各类书本纸张,一看就是伏案的时候急急忙忙跑出去,没来得及收拾。
在那本厚厚的牛津词典下面,老宋的都市报摊开躺在那里。老宋抽出报纸,看到下面压着的是好几张一家人的合照,有几张是十几年前全家第一次去游乐园的照片。老宋记得那是女儿八岁生日的庆祝活动。在那之前老宋一心想着自己的事业,各方面都要花销,对过生日这类小事自然能省则省,好几年都是马马虎虎送个小玩意就算过了。妻子还能理解,也帮着劝女儿听话。女儿呢,起初表现的是个顶可爱的乖孩子,很少提什么要求,可自从转学进了城里的学校,很快就被城市少年的耀眼生活打动,开始跟老宋闹别扭,最后甚至是离家出走。老宋和妻子可是吓慌了神,不过还好女儿只是躲去了同学家里,好几天不肯回家。从那之后老宋对家里的花费大方了许多。
老照片当然都泛黄了,老宋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重新重印了这些。唯一新的一张是前两年照的,也是老宋小宋不多的一张合影。小宋刚上大学,老宋很是兴奋,非要小宋借一套学士服和他照了一张,表示“与有荣焉”。说起来,从农村长大的老宋对养儿养女还是受了点农村那套习性,“重男轻女”,虽然他自认为没有。在女儿小的时候就一直没抱什么希望,指望着她乖乖长大,早点嫁个好婆家就好,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圆了老宋的大学梦。
转眼女儿就长大了,不仅长大了,而且即将告别故土,远走他乡。老宋对出国什么的并不太懂,老伴的学历比他高,相关流程都是娘俩商量的,但老宋从肯去请教。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都是别人向他俯首帖耳,哪有自己去请教别人的道理。小宋将要去修的是英国文学,成天都在念一些古怪的语言,有几次忙碌的小宋好不容易安安静静呆在家里陪着老宋聊天,说起以后老爸可以学点英语跟她寄伊妹儿。老宋也一时来了兴致,要学英语,可他哪有这个天分,几个什么字母都认不准。小宋只好“哈哈”一笑,表示放弃。是啊,老宋哪懂这些,他只知道女儿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年。想到这里。平日对什么都一副无所谓表情的老宋,这时候眼眶竟有了点湿润。
“喂!”妻子的声音随着油烟从厨房飘出来。
“怎么了?”老宋转出回忆,猛然惊醒。
“你要不要吃老徐家的馒头?”
“算了,外面冷,懒得去买。”
“你看这是什么?”妻子像给小孩变糖果一样从身后递出几个大馒头。那正是老徐家的特色大馒头,发面柔软,入口即化,吃多少年都不腻。
“好像是你女儿买好了放在厨房里的。”
老宋接过来咬了一口,尚且温热,好像甘甜袭入口中。女儿不会做饭,但每次回家都记得到老徐家买几个馒头回来。老宋又忍不住了,躲过妻子的目光,侧身回到女儿卧室桌前。他拿起一张写满了英文的信纸,像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一般,非常努力地辨认那一句句外语,一个个不认识的单词,索性拿起笔来,在报纸上对着那几句英文临摹。
大概是巧合,英文写是艾薇儿的一段歌词,开头的一句是“won’t let you go”。
老宋也跟着写:“let……yo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