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厦门不能不去的就是鼓浪屿,鼓浪屿是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享有海上花园的盛誉。
在网上订了8点50的轮渡票,打听了一下,从塔头到厦鼓码头,需要40分钟,最早的一趟b3公交车,是7点30发车,计算了一下时间似乎刚刚好,所以我们决定坐公交车前往,这趟b3公交车是旅游专线,只在几个特殊的景点停车。
过了天桥就到了厦鼓码头,网上买的票,直接可以刷身份证,过了安检,在等候大厅,排队,再次刷身份证通过,开始上游轮。游轮分上下两层,中间是座位四周有围栏,可以依着围栏看周围的景色,从厦鼓码头到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只有五六分钟的路程,这个海湾海浪不是很大,轮船行驶得很平稳,可以看见远处的双子塔和集美学村,海浪轻柔的拍打着轮船两侧,船尾留下了一串串的浪花和泡沫。
很快就到了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还是和民宿老板联系,他给我发送了地址,我们随着导航很快找到了我们所住的大宅门客栈,儿子说:‘’怎么这么老土的名字呀?装修的也好老土啊!”我调侃道:这是老建筑,懂不懂啊?
鼓浪屿是有很多的老建筑,我们一路走来,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愧是海上花园,随处可见伸出院墙外的三角梅和大榕树,还有种在院门口的鸡蛋花。
说起老建筑我们寻到了很多处,有很多都是19世纪初建造的,样子都大同小异,一个小院子,院子里会种着榕树或者桂圆树,两到三层的阁楼,阁楼的楼梯、窗棂和阳台的围栏都是木质结构,有一些雕花,非常的古朴典雅。
在鼓浪屿,我们又看到了云水谣另一个取景点,也是一栋老房子,估计是以前的一户大户人家,房屋的建筑要精美一些,一晃眼似乎看到一个美丽的小姐站在窗边双目凝视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
我们还找到了林语堂的故居,铁门微微关闭着,可能是要准备维修了,没有一个游客也没有指示牌,正对的三层楼立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立人斋。
我们走在像迷宫一样的小巷子里,无意中看到了一栋绿色的房子,建筑风格和其他的房子都不一样,走近一看原来是原美国驻华大使馆,这里房门紧闭是不允许参观的,我们只能在周边围栏外看一看。
还在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教堂,听大宅门前台的小姑娘说鼓浪屿的教堂特别多,不知为什么也没有开放,只能远远的看着白色的建筑,倒是他门口的鸡蛋花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花边是白色的,中间又过渡为淡黄色,就像我们打开的鸡蛋一样,这种鸡蛋花是开在大树上的,让我很好奇。
在鼓浪屿,我们住了一晚上,夕阳西下,我们坐在海边,听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天黑的很快,潮水也退的很快,只是这片海域有点臭味,我们还在沙滩边发现一个粗粗的大水管,不知道是不是排放污水的。
第二天我们准备早起去日光岩,然后再游览毓园,菽庄花园、钢琴博物馆。
早晨七点半之前去日光岩是半价票,所以我们六点出发,好赶在天热之前爬上日光岩。据说日光岩是鼔浪屿最高的地方,来到山脚下看到介绍海拔92.7米,我们这些从高海拔区来的人,不仅蔑视的笑了一下。
穿过日光岩寺,我看到岩石上赫然写着龙头山寨四个大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以前土匪呆的地方,看了一下介绍原来是郑成功屯兵的地方。再往上走,路很窄,人也多了起来,到达最顶的时候,有一块平台。写着每次只能容纳30人观赏,每人不能超过5分钟。站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鼓浪屿,站在这能感受到海风吹来,清新而凉爽,远远看着像迷宫一样的小巷子,这些小巷子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还有随处可见红砖的房屋。
走出日光岩,我们去了菽庄花园。这个花园面朝大海,是以前林舒庄的私人住宅,后来他的母亲将整个花园捐给了国家,所以取了谐音叫菽庄花园。整个花园的设计堪称完美,刚进花园的时候是看不见大海的,往前走一走眼前会豁然开朗,走上四十四桥,宛如行走在大海之上,其间有亭台楼阁。
桥的尽头就是钢琴博物馆,这里收藏了70多架,19世纪以来各国古老的钢琴,也讲述了钢琴的发展历史。
从钢琴博物馆出口下山,就是十二洞天,完全是用海中的礁石堆砌而成。有上上下下的石梯,各种山洞,大的山洞处还有岩石雕刻出的椅子和桌子。行走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绕来绕去又向一处迷宫,但是不知怎么的就又绕了出来,心下松了一口气。
离开淑庄花园,我们导航去了毓园,这是林巧稚纪念馆,林巧稚人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她出生于鼓浪屿,曾在协和医院工作多年,曾被德多国领导人接见。她终身未嫁,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园中有她的汉白玉雕像,端庄典雅,慈眉善目。还有哪一双托举着新生儿的雕塑。这一刻我心潮澎湃,作为同行,她是我们的楷模。
鼓浪屿之行有完美也有缺憾,就让我们留下这美好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