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的人都知道素材的重要性。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纵有天赋文笔,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显得空洞无力。
素材的搜集渠道有很多种,例如读书,从书中获得经典案例;或者网络搜索,在浩瀚的资源中筛选精彩个案;又或是通过采访,聆听别人的亲身经历,获取独家信息,等等。
这些素材的搜集方式,都是写作者经常用的。然而,不管是读书、网络搜索,还是采访,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素材,都可以称为间接素材。因为那是我们是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经验或知识,而采集到了。
实际上,有一种最为直接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源源不断获得第一手素材,那就是感受法。
拥有十年媒体经验的刘杨在他的《学会写作》这本书中,非常具体细致地提出,利用人体的感知,也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亲身感受,来积累素材。
感受法十分直接简单,但恰恰因为它太过直接简单,而往往被写作者所忽略。一旦掌握了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详细讲。
一、眼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长久以来感动着万千读者。文章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写得最多的是作者眼前父亲的样子。朱自清写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这一段文字中,读者清晰地看到,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努力为儿子做事的样子。朱自清把眼睛看到的场景,细致地写下。笔触真实质朴,让读者很容易就产生共情,也就是类似的感受。
阅读的时候,读者会不禁想自己的父母,平日里为儿女操心的各种细节,甚至是唠叨,此时此刻异常暖心。因为天下父母的爱,都是同样的。
那我们要怎样观察,才能写出这样的效果呢?
首先,在一个场景里,我们看到场景里的主体,记下他的相貌,穿着。
比如《背影》里的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甚青布棉袍”,一个典型的民国普通百姓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然后,我们观察主体所处的环境。
比如《背影》中,父亲为了要去买橘子,需要穿过的铁道和月台。
最后,我们要看主体与环境互动时的表情与动作。
比如父亲穿过铁道时的“蹒跚”,爬上月台时“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
这些普通的小片段,如果朱自清没有看进心里,就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字。所以我们平时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住尽可能多的细节。之后在写成文字时,突出亮点,加入自己的感受。那么,即使是普通的一瞬间,也可能成为一个极好的写作素材。
眼睛是心灵之窗,也是世界之窗。从今天起,就用我们的眼睛,透过诸多的表象,看穿人类情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宝贵的素材吧。
二、耳
我们平时总是习惯“听而不闻”,从现在起,我们要主动发挥耳朵的大能量,好好利用耳朵采集素材。
那么,我们要怎么听,才能听到素材呢?
听,有两个搜集目的。
一个是听出声音的信息。
比如过马路是听到汽车喇叭声,你就知道是有车来了。
另一个目的是听到声音后,你产生的感受。
比如你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你是感到车正向你开过来,非常危险呢;还是觉得车离你很远,不必理会呢。
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猫狗打架的声音,狂风骤雨的声音,等等。尝试着去注意在特定环境下,这些声音所传达的信息和感受。进一步想象这些声音背后蕴藏的故事。
例如,《烟火里的尘埃》这首歌,就能让人听出深深的孤独感,同时又充满了倔强的感觉。我们可以进一步想象,歌曲创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下把这首歌创作出来的呢?
在通过听搜集素材时,可以参照刘杨的辨声练习表格:
三、鼻和舌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之所以大热,并非仅仅因为,里面播放美食极其诱人,更重要的是,节目的旁白,在一字一句描述食物的香气与味道的同时,传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介绍“担担面”时,节目里是这样说:
“担担面是讲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尚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
如果平时我们只是呼噜噜地吃面,评价可能就只有俩字“好吃”。但如果我们用心地,通过嗅觉和味觉去感受,再把感受写下来,那么摆在读者面前的,就不是一段文字,而是一碗香喷喷的担担面,并从中感受到亲切的中国情结。
那么,平时我们怎么才能有意识地,练习通过嗅觉和味觉,来延展内心的感受呢?
《学会写作》给出一个“从食物走入内心深处的步骤”的示例:
跟着这个步骤的思路,我们可以透过眼前的食物,渐次捕获内心的感想,最后引发行动,一气呵成。
这就是我们通过鼻和舌,采集素材的方法,只要多加练习,慢慢就能运用自如。
四、身和意
前面所说的通过眼、耳、鼻、舌都是透过表面的现象,引申至内心感受。而身和意则不一样,它们直接从内心出发,外化成具体的想法和行动,是更为高级的素材积累形态。
比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开篇就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主角以极其平淡的口吻,讲述了母亲离世的事实,让读者万分震惊之余,奠定了小说的荒诞基调。他的表达正是出自他那对世事无所谓的局外人心态。
而同样是写母亲离世的中国作家张洁,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用类似的笔法表达出完全相反的心情: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经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
“驻足伫立”,“回味”,“忍咽”这些真实发生的动作,看似平淡无奇。但通过它们,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母亲喷薄而出的思念。
生活常常平静如流水,我们如何才能通过身和意,抓取到这些瞬间即逝的激越情感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快速地用纸和笔写下来,或者用手机录下来。有一点,就记一点。不用讲究,然后将这些既凌乱又零碎的内心素材,统一梳理。
比起从网络搜索获取等其他方式,六部感受法通过我们自身感官,采集而得的素材,无疑是第一手的。如果没能马上抓住,人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曾有过怎样的心绪。同时,我们也就让这些珍贵的素材白白流走了。
但是,任何技巧的运用,都必须经过一段坚持练习的时间,才能被熟练掌握。即使是我们自己的感官,也是同样。因为我们都浪费了它们太久了。要想它们恢复灵气,为我们的写作增添丰富素材,就马上把它们锻炼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