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1年九月一天,北齐胡太后的宫中并不安宁。
已是子时,月黑风高。太子高纬在胡太后的花园中,找到了他的本是同根生的胞弟高俨,将他秘密带到大明宫,最终由刘桃枝所杀,那时北齐琅琊王高俨仅14岁。
古代太子和其他阿哥的勾心斗角是古装电视剧的经典桥段,但像琅琊王高俨这样在14岁就已经在斗争中“牺牲”的却并不多,是他“太傻太天真”还是过于高调招人厌恶?
我在《颜氏家训·教子篇》中得到了启示:
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年幼的高俨由于聪慧,父母偏爱,以至于和我太子的衣服饮食别无两样。当太子即位以后,太后依然给他异于其他兄弟的待遇,即便是这样,太后还是经常说给他的优待还不够多。
在这样的偏爱中,琅琊王骄横放肆,毫无礼数规矩,吃穿用度都要和当皇帝的哥哥相比较。
看到臣子向皇帝进献的新鲜李子,便派人去取,却并没有如愿尝到。
“皇帝有的东西,凭什么我没有?”当琅琊王高俨非常生气,开口骂了几句。
那一刻,他似乎不知道,他和哥哥的关系并不是兄弟,而是君臣。
大难不可避免。
回过头来看这场悲剧,除了兄弟反目的因素以外,摧毁高俨的是他的恣意妄为,没有节制,而他的母亲胡太后则是酿成这场悲剧的潜在凶手。
过度的爱是摧毁一个孩子最快的方法。
她并没有对每个孩子给予同等的爱,而是很明显地偏向于高俨,不顾当时的礼数,给他不应有的宠爱,使得兄弟矛盾加剧;
她对于高俨的爱没有分寸,一味纵容,使得年幼的高俨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娇纵的习惯,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从而最终招来祸患。
身处现代社会,过度溺爱仍是育儿领域的一个难题。上一代没有的物质条件,这一代不惜一切代价也得给孩子弥补起来;从来不让孩子干家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想干什么就就什么。
于是就有了“我想看看推倒了她会不会流产”的那个熊孩子;
于是就有了嫌施工太吵,贸然割断高空作业的安全绳的熊孩子;
给予孩子过度的爱,孩子会在这种不计成本的爱里,将所有人的爱(包括除了父母以外的人)视为理所当然,视为天经地义。直到有一天,别人的一次违逆就会成为他暴跳如雷的导火索。
但人世间真的没有那么多天经地义的爱,即便是父母也是,否则这世上就不会有“反哺”之恩。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通过讲这样一个故事论述了溺爱的危害,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有性命之忧。正应了那句:你现在不教育孩子,将来整个社会就将替你教育你的孩子!
原来,颜之推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隔着时空向我们喊话:
我给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后续解读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