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19)】1940年,毛泽东47岁。
194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争取苏北著名绅士致电陈毅,黄克诚,项英,刘少奇,彭雪枫,指出:
江浙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心,韩国钧、黄炎培、张一麐等为江苏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著名代表,如果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政策耐心地争取他们与我们合作,则对于争取整个江浙民族资产阶级集团以及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孤立买办大资产阶级集团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望你们把与韩国钧等苏北绅耆的统战工作看成是党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任务,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提到党的策略原则的高度。
韩国钧是谁,为何毛泽东如此重视?
那一年,因为在江苏海安参加了一个会,无意间“认识”了这位乡贤。
这是韩国钧的故居,一大片宅院。海安县也会图省事,直接拿它作为海安县博物馆(并无文物)。
韩国钧(1857—1942年),1857年3月29日生于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人们敬称其为“紫老”。
他出身商人家庭,清光绪年间中举人,先后充任知县、直隶省矿务局总办、河南新军参谋处会办、江苏交涉局会办、奉天劝业道、交涉局局长、开埠局局长,葫芦岛商埠督办等职务。
因做官勤勉,1908年9月15日,韩国钧在颐和园参见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慈禧嘉勉他:“汝办事,甚好,有许多人保奏你,你回去办事仍应勤奋。
清末东北鼠疫大流行,韩国钧主持抗击疫情
因为近几年的疫情,人们逐渐了解1910年在东北爆发的鼠疫,以及抗击疫情的伍连德医生。
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韩国钧作为主政官员,也付出很多努力。
1910年,韩国钧任奉天劝业道,兼奉天交涉司、葫芦岛商埠会办。1910年11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哈尔滨爆发开了。
当时人们对这种传染病没有任何意识,只认为这是普通的瘟疫。人们没有良好的卫生意识,也没有良好的抗疫意识,所以短短的几个月,就有近六万人死于瘟疫。
疫区里,道殣相望,尸骸枕藉。医务人员稍有不慎,也会染病身亡。韩国钧不听同僚劝阻,义无反顾地多次深入疫区,探望病人,了解疫情,与医务人员商量制订救治方案,迅速控制了疫情,解除了患病百姓的痛苦。
东北全境恐慌之际,日俄也乘机要挟。韩国钧据理力争,挫败日俄阴谋。
他还主持接待参加万国鼠疫大会的各国人士,及时向“万国防疫会”提供他组织绘制的《东三省防疫图》,为战胜鼠疫奠定基础。清政府传旨嘉奖,日本也赠予三等旭日勋章。
万国鼠疫大会合影,是我国举办的首个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国际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前排左八是韩国钧)
抗日战争期间,与新四军友善
辛亥革命期间,韩国钧任职吉林民政司。北洋政府时期,韩国钧于1913年9月任江苏民政长,1917年7月调任安徽巡按使。1922年6月再度入主江苏,任江苏省长。1924年12月暂兼江苏军务善后事宜督办。1925年1月免去兼职,同年2月辞去江苏省长职务。
至此,他辞官乡居,退隐林泉,并致力于水利、实业和公益事业,曾任运河工程局会办、江苏水利会会长、苏北入海水道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晚年居乡里,主持编刻图书。
韩国钧手书对联:
全面抗战爆发,打断了韩国钧的晚年安逸生活。他以八十高龄在野之身,居乡问政。
他与新四军友善,同陈毅同志直接交往,多方奔走,呼吁国共合作,制止反共摩擦,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日。
1940年9月中旬,韩国钧出面,召集苏北八县各界知名人士,就在这小花厅召开联合抗日座谈会,呼吁苏北各方军队团结抗战,制止一切破坏抗战的摩擦和分裂活动。
韩公馆里的小花厅:
小花厅内景陈设:
此次会议在政治上孤立了顽固派,争取了中间力量,团结了爱国人士,促成陈泰运、李明扬部保持中立,为新四军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随后,又在曲塘召开了“苏北抗战和平会议”,韩国钧、李明扬主持了会议。
此后,韩国钧为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动员各界民众团结抗日,扩充地方武装,做了大量工作。
1941年初,韩国钧携家人避居徐庄。此时,日伪军队包围韩宅,对他威逼利诱,要求他出任伪江苏省省长。被严词拒绝后,敌伪又以移家海安为请,妄图以软化政策污他清名。
韩国钧厉声答道:“垂死之人,不愿再见海安惨状!”
敌伪无可奈何,对韩国钧武装软禁。韩国钧陷敌不屈,大义凛然,以致忧念成疫,于1942年1月与世长辞。临死时告诉家人:
“抗日胜利之日,移家海安,始为余开吊,违此者不孝。”
陈毅同志曾表彰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誉之为“民族抗战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