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触动心弦的话,来自美国著名社会博士,心理辅导师戴维·托马斯,"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这句话不由让人想到我们身边太多历历在目的情景。
孩子不吃饭,我们换着花样的想吃啥做啥,想怎么吃怎么吃,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只要多吃一口饭,不惜用好多吃好的零食来诱惑,如果都不见效,那就喂吧,坐着喂不行站着喂,再不行追着喂,如果一碗饭吃不完就一直喂,只要能吃完,一顿饭喂2个小时也没关系。
我们心里呐喊着孩子求求你吃一口饭,我这是爱你,为了你的身体着想,而实际上是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孩子吃不饱,害怕孩子营养不良,害怕影响孩子长身体。
面对现在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我们家长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不惜在孩子无法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和孩子撕破脸大声斥喝以至于大大出手。或者为了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花高价去购买各种护眼产品。
我们心里不断重复着,孩子我这是为你好,我是爱你的。而实际上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伤害到孩子的眼睛健康,担心孩子会上瘾而耽搁学习。
关于辅导孩子写作业,多少家长感到无助,陪着孩子磨蹭,陪着孩子哭,陪着孩子各种折腾,当精疲力尽耐心尽失的之后跟孩子嘶吼,甚至气到住院。
我们一声声长叹,我这是为你好啊孩子,我是爱你的,你何时才能明白家长的苦心。而实际上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孩子完不成作业,害怕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害怕孩子成绩不好
细细想来,在育儿路上,我们有太多的恐惧,从孩子出生就恐惧孩子吃不到最健康的食物,穿不到最漂亮的衣服,用不了最奢侈的玩具和用品。
稍微长大一些我们又担心孩子接受不了最好的教育,上不了最好的学校,考不上最好的大学。
等到孩子成年了,我们依然会担心孩子工作会不会太辛苦,家庭是不是幸福。
我们的一生都在替孩子各种担忧中度过,过的如履薄冰,因为担忧,所以家长们任劳任怨,容不得一点闪失,只有一切发展都按照我们理想中安全的轨迹去运行,我们才能不害怕。
为了满足家长内心的安全感,所以我们必须要控制。
我们控制孩子吃饭,控制孩子游戏,控制孩子学习,干涉孩子工作,更有甚者干涉子女婚姻。
孩子的一生家长都在为自己辩解:"我这不还是为他好,要不然他饿肚子怎么办,他不务正业怎么办,他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工作不稳定怎么办,他婚姻不幸福怎么办"。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不是父母手里的玩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个体,他们虽小,却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我们为了自己不害怕而去强行控制孩子的意愿,势必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和叛逆。
小孩子反抗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打压来维持住我们内心的这份安全感,等到孩子长大,我们打压不住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恐慌,仿佛孩子脱离了我们掌控,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了维持住我们内心的那份安全感,有些家长就会做出极端的反应,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揍你,等到孩子长大了揍不过了,我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威胁你,总之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住你。
涂磊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而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第一次是分娩时肉体上的分离,第二次是成长过程中精神上的分离,母爱的极致是,分离越彻底,则代表母爱越纯碎。
很多妈妈为了孩子远离职场,做起全职妈妈,为的是陪伴孩子的童年,美其名曰孩子的成长错过便不再重来。而孩子长大后换来的却是孩子对妈妈的不理解,对妈妈一事无成的嫌弃。每当这时候妈妈们便会感叹,我成为这样子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因为害怕你缺少陪伴,害怕你成长中错过或缺失太多东西。结果你却这么伤我的心。
或许在孩子看来,这么多年的陪伴俨然使自己成为一个被掌控的玩偶,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摆布。这样子的话他们应该更希望妈妈能在职场上去发挥能量,而放过孩子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不是我们的奴隶,不需要我们以爱的名义强行攥在手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推他们一把,误入歧途的时候拉他们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哪条路是孩子的权利,只要他们始终走在通向罗马的道路上,我们何必管他们是飞过去还是跑过去还是游过去呢?
摒弃我们家长内心的恐惧,才能学会对孩子放手,只有这样子,孩子才会飞的更高,跑的更快,游的更顺畅,我们要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助力,而不是让恐惧成为阻力。
虎妈成长营,用心撰写各种实用性原创文章。如果刚好能帮助到您和您身边的人,请关注,育儿路上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