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基层减负,释放基层活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基层减负不仅能够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让基层干部真正有时间有精力干实事、抓落实,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层工作人员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基层工作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基层干部往往被困在各种政务 app、各级各地的考察调研、各式各样的督查考核中,成为“表哥”、“表姐”,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占用了基层干部做实事、抓成效的时间,工作也缺乏幸福感、成就感。基层减负只有真正减到广大基层干部“心坎上”,才能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
基层减负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使得社会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通过基层减负,上级单位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决策和战略规划上,基层单位可以更自主地进行工作,从而提高整体效率和质量。基层减负能够激发社会创新活力,通过减少工作负担和简化管理流程,可以让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组织管理是基层减负的基础。通过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基层工作的负担。优化基层组织结构,厘清权责界限,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劳动;完善工作流程,精简办事手续和审批环节;加强上级单位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化体制改革是实现基层减负的关键。从制度层面入手,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多措并举为基层工作人员创造宽松、高效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服务群众。
基层减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尊重和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个人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通过基层减负优化工作环境,释放基层活力,推动基层工作创新和发展,提高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