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泼墨,高处立意、细处下笔、深处着色,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高处立意,明晰“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脉络构思。“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更多群众甚至是我们的后代感知更适宜生存的环境、更美丽多彩的中国。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启动“无废城市”“国家公园”建设、施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诸多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实践已经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我们要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体制机制保障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细处下笔,勾勒“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清晰线条。“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久久为功的世代工程,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保护建设。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古浪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白芨滩保护区的王有德、甘肃民勤几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书写了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三北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拧成“一股绳”,统筹推进跨区域协同治理,使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进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推进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用实际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欣欣向荣的绿色画卷。
深处着色,渲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浓郁色彩。“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绿色发展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融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各方面、全过程。“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年来,萌发于浙江安吉一个小乡村的生态文明种子在城市、乡村、山野、海岛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传递出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改变影响着生活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人。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两山”理论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写好“两山”理论转化文章,持续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从体制机制层面补齐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短板,让“美丽生态”激活“美丽经济”,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变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