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深刻的体会了伟大企业的失败原因,并不是管理者的能力问题,绝大部分来源于破坏性创新。
记得以前在诺基亚工作的时候,听同事们描述着诺基亚的辉煌,(我到诺基亚工作的时候,已经到了手机业务没落的时候),也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换了几个手机都是要买诺基亚,突然之间一个庞然帝国一下子就倒下了,当时只知道是因为诺基亚不愿意做智能手机,依然抱着塞班系统不愿意放弃,今天读了这本书才深刻的体会到,iOS和安卓系统就是当时的破坏性技术,把拥有塞班系统的诺基亚从手机业务的第一把交椅上拉到了无敌的深渊,甚至现在的市场上都没有诺基亚的任何地位。
破坏性创新往往是在原公司内部开发出来的,由于其原始份额比较小或者客户与公司的价值体系或者客户体系不重合而得不到公司的重视,往往会由在公司内不得志的员工出来自己单独运营,并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最终超过原公司的一个过程。
既然破坏性创新这么有发展前景为什么原公司不重视呢?首先原公司的管理层要维持公司的盈利,体量小的破坏性创新开始阶段并不能满足公司对于利润的追求,所以并不能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即便最高管理层能够重视并想在公司内发展破坏性创新,但在实际执行当中,由于并不能得到足够的绩效,执行领导层也不会对破坏性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原公司的客户体系在当时并不需要这些破坏性产品,也由于破坏性创新相较于原延续性创新没有那么高端的市场,所以破坏性创新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当破坏性创新达到一定体量,并具有想当影响力的时候,原公司才会重视起来,但到这个时候为时已晚。
在一些企业内也是非常重视破坏性创新的,但是如果在企业内部发展破坏性创新并不能使其发展壮大,而只会使破坏性创新边缘化,最好的做法就是为破坏性创新成立一家单独的公司,使其不受原公司任何影响的情况下自由发展,唯有如此破坏性创新才能得到足够发展和重视。也才能使破坏性创新企业足够强大,甚至反哺于母公司。
在书中,作者举了大量的硬盘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实例,反复比较了延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对公司发展的影响,也举了大量重视延续性创新企业的悲惨结局。商业世界就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可能有些行业的价值体系变化的没有那么快,所以企业做的产品就会越来越高端,进而忽略了低端市场,当破坏性创新出现时,就会快速的抢占低端市场,从而逐步的占领高端市场,从而使原重视延续性创新的企业一败涂地。
反观现在的情况,大部分公司越来越重视创新,但其所重视的是延续性创新还是破坏性创新呢?值得每位决策者好好思考,也值得每位决策者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但有的时候,有些破坏性创新并不能让人意识到它就是那个破坏性创新,也并不能让人意识到它的影响,尤其在初始阶段,但等到破坏性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会让人恍然大悟。所以说破坏性创新的成功,并不是原企业领导层的能力问题,也不是他们的执行力问题。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创新,尤其要重视破坏性创新,使其成为公司的突破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