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
*心理“框架”指那些在互动中全面指导思想和行为的关注点和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框架与特定事件或体验中所认知的情境有关
*框架像它的字面含义那样,建立了环绕互动关系的边界和约束。由于框架会“标记”体验、指引注意,它会极大地影响对具体体验与时间的解释和回应方式
*框架会让互动更有效率,因为他们会决定哪些信息和议题在互动目标的范围内,哪些不在。如:“时间框架”是设立框架的常见例子。较短的时间框架让人们聚焦于任务,而较长的时间框架则有可能让人更注意发展关系
*NLP的共通框架包括“结果”框架、“就像”框架、“反馈而非失败”框架
*建立结果框架,就是致力于考虑评估所有与达成特定目标或渴望的状态一致的活动或信息。结果框架聚焦于渴望的结果和效果,以及达成结果所需要的资源。这样,结果框架保持聚焦于问题解决,导向未来的积极可能性。而问题框架强调的是“出了什么问题”或“不想要什么”,而不是渴望什么或“想要”什么
*所有“问题”都可以重新认识为挑战,或者改变、成长、学习的“机会”。所有“问题”都预示着渴望的结果。如果有人说“我的问题是我害怕失败”,可以设想这意味着有一个目标:“相信我将获得成功”
*人们经常无意中负面陈述他们要的结果,例如“我想避免尴尬”“我想戒烟”“我想摆脱这种冲突”等。这样做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且事与愿违的是,经常形成与问题有关的嵌入暗示。试想一下,“我想要不害怕”实际上带着暗示,“害怕”是思想本身的一部分。采用结果框架则会提问“你想要什么”,或者“如果你不害怕,你会感受到什么”
*当结果或苛求状态称为获取信息的焦点时,虽然对问题状态没有充分理解,但也常常能找到解决方案
*“就像框架”的重点是表现得“就像”已经实现了渴求的目标或结果。反馈对失败框架,强调的是如何将看似问题、症状、误解的东西解释为反馈而不是失败,这有助于我作出调整,转向渴求的状态。注意力从“问题”转向“结果”时,新的可能性便出现了
转移结果
*人们早已指出“目标指引行动”。特定的结果本身就设置了框架,来决定什么被看作是相关的、成功的、“框架内的”;什么被认为是无关的、无用的或“框架外的”
*改变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情况或互动的那个结果,将会改变我们对哪些东西与情况有关有意义的判断和认识
*回应术模式的另一个结果,是作出陈述,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已被某种判断或总结所定格或暗示的目标,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挑战(或加强)该判断和总结的适宜性。(书中举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人做某件事感到挫败,因为ta“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ta想“做得完美”。如果从这个结果上来说,人会聚焦于“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说明做错了什么或能力不足”。但如果将“做得完美”改成“探索”“学习”“发现新东西”,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处理和理解联系中所遇体验的方式。对于“做得完美”来说是失败的,对于“发现新东西”来说是成功的。)。如“练习的结果是为了学习新的东西,而不是证明你已经知道怎么把事情做的完美无缺。回想一下互动过程,你发现学到了什么东西”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的话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有安全感,一种准备就绪的感觉;充分意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应对和处理——并且是很愉快的处理。遭遇无法处理的情况,也是很好的学习——事过之后回想它,会发现它是在很多很多方面都有用的学习。这让你能评估自己的力量。也让你得以发现,你内在的哪些需要用到更多安全感的区域。对遇到的好事或坏事作出反应,并充分处理它——这是生活的本质喜悦”。这里面将对某种结果(控制局面)来说看作“失败”的东西,转换成另一结果下的反馈(“对于道德好事或坏事作出反应,并充分处理它”)
换框
*换框着力于帮人们改变感知问题的框架,从而重新解释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换框的字面意思是,在一些心像或体验周围更换新的或不同的框架。心理学上,对某事物“换框”意味着将其置于之前所感知的不同的背景框架或情境下,从而改变其意义(可以假想成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对特定的经验或事件来说,由于心理框架会决定我们“看见”什么、感知到什么,它影响我们体验或解释某种情境的方式,,如下图
*换框让我们看到“更大的画面”,可以实现更合适的选择和行动。换框是为体验或情景的内容设立新的心理矿机,拓展我们对情景的认识,从而更聪慧更有建设性地处理面临的情景
改变框架大小
*换框常见的模式:在更长远(或更短暂)、更大的人群(或从个人观点)、较大(或较小)的视角的情境下,重新评估(或加强)某种行动、总结、判断的意义
*改变框架大小和转换到另一个结果的区别是:
**转换到另一个结果是直接去改变目标,也就是聚焦在框架的特定结果改变;
**改变框架的大小是保留最根本的目标结果,只是调整框架范围的大小。如:从长期来看问题VS短期看问题;一般来说VS就目前而言;整体而言vs对个人而言;一千年以后VS一年之后
*改变框架大小跟我们视野的宽度或广度有关系。书里举了个电影《酒馆》的例子。电影开始的场景是个特写:天使般相貌的男孩在用美妙的声音歌唱。画面看上去甜美而健康。但随着镜头拉远,我们看到男孩穿着军装。随后,看到他手臂上戴着有纳粹标记的袖章。随着框架尺寸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最终看到男孩是在一个大型的纳粹机会上唱歌。随着画面的框架大小的变化,其信息所带来的意义和感受完全变了
*我们所关注的框架大小,决定了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大部分意义和含义,在有效解决问题上这尤其重要(个人理解,框架的大小,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格局的大小)
情境换框
*根据发生的情境不同,某种经验行为或事件有不同的意义和结果。如“下雨”本身既不“好”也不“坏”。相关的判断与他在定的情境下带来的后果有关(对应的例子:下雨对干旱的人们来说很好,对于洪水或打算举办户外婚礼的人就很糟)
*NLP的情境换框“接受所有行为都在某些情境中有用”。情境换框的目标是认识到特定行为在某些情境中的用处,从而改变人们对它的内在负面反应
*书中很好的例子:一位母亲,她的青春期的儿子经常在学校里跟人打架,她几乎抓狂。对此的情境换框,所说的话“那么,你儿子可以在妹妹上下学路上被人骚扰时保护她,那不是很好吗?”这可以帮她从更广的视野看问题,从而改变对儿子行为的观点。这位母亲能够欣赏儿子的行为在某些情境下很有用,便可以用更建设性的方式做回应,而不是觉得羞愧不可容忍(个人感悟:从更广的视野,善用他人的特点,而不是把它认为是缺点)
**另外,当他的行为被确认在特定情境下有用,而不是被攻击指责,那么儿子也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看问题,而不必一味地反弹。下一步,母子俩可以共同找出儿子在校行为的正面意图和利益,探索更合适的替代方式
*个人感悟:任何行为,本身不存在好坏。在于这个行为用于什么情境。如果把它视为是事物的特点,你会发现更多的有趣和可能
意义换框
*意义换框是改变我们对特定事件或情景的观点或认识水平。如空地对于农民是种庄稼的机会,对建筑师是建筑家园的空间,对年轻夫妇是野餐的地方。不同的人由于观点和目的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一样
*NLP的“意义换框”,旨在探索人们外在行为背后的意图。NLP中实现这一点,经常是通过找出特定症状或问题行为的“正面意图”“证明目标”“后设结果”(meta outcom)。NLP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将一个人的“行为”和“自我”分开。这就是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将产生行为的正面意图、功能、信念等与行为做区分。根据这个原理,对问题行为的“深层结构”作反应,比回应表面的表达方式更为尊重、更有益于发展、更有实效。在更大的框架下认识症状或问题行为想要满足的正面目标,会改变对该行为的额内在反应,打开一扇门以更有意图取向、更有创意的方式采取行动
*书中举出的例子很好,讲的是男孩抱怨父亲总是反对他的计划。然后咨询师提醒他说:“有一位父亲试图保护你免于任何伤害和失望,这不是很好嘛?我打赌,没有多少父亲会这么关心他们的孩子”。让年轻人理解父亲的意图,也是的年轻人把父亲看作是帮他完善计划的潜在资源,而不是障碍或绊脚石。
*意义换框致力于找出问题行为潜在的、可能的正面意图。其目的包涵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背后积极的内在动机(如渴望安全、爱、关怀、尊重等);二是考虑到更大的系统或行为所发生的情境下,该行为所能带来的正面利益(例如保护、转译注意、获得认可等)
批评与批评者换框
*批评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爱用总结式判断来下定论。比如:“这个企划代价太高”“那个想法不可能实现”。这样言语总结的一个问题是,从它们表述的方式,人们只能表示赞同或反对
*批评家以考虑“如果问题发生会出现什么”的思维方式,找出失误所在。好的批评家常常会采用一些其他人的视角,那些与计划或所呈现的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会受其影响的人,或者会影响到计划或活动的执行(正面或负面的)的人
*从正面意图做正面陈述,如:“避免压力”VS“变得更加轻松舒适”。“避免压力”描述的是不想要什么,“变得更加轻松舒适”描述的是想要什么
*检定批评并从问题框架转换至结果框架的一项核心语言技巧,是识别和引发正面意图的正面陈述的能力(也就是关注明确要什么、得到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或避免什么)
*要引发意图或准则的正面陈述,需要问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压力/花费/失败/浪费)是你不想要的,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如果能够避免或者去掉你不想要的,你会得到什么(或有何好处)”
*将批评变为询问,用正面的言辞来引导正向意图。如“那太贵了”改为“我们准备怎么支付它”;“这个想法永远不会实现”改为“你打算怎么执行这个想法”;“这个计划不现实”改为“你怎么让这个计划的步骤更切实更具体”
*注意用“如何”“怎样”式提问。这类提问一般最为有用。诸如“”为什么“式的提问常常预示着其他判断(“为什么”容易让人感觉被质疑和冲突),容易导致冲突异议。“如何/怎样”式问题能最有效地重新聚焦于结果框架或反馈框架
回应术模式之“意图”与“重新定义”
*回应术的核心:意图和重新定义。其中:
1)意图指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隐藏在归纳总结或陈述后面的目标或意向(如保护、获得关注、建立界限等),以换框或增强所作的归纳总结
2)重新定义是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的字句,代替陈述或总结中所使用的
*所有行为都在某些层面(或某些时候)有正面意图。从采取该行为的人的视角来看,在行为产生当时的那个情景中,它是适宜的举动。回应意图比回应问题行为的表达更容易也更有建设性
*学会思考语句背后的意图,而不是直接回应陈述本身。意图模式的处理如下:如顾客说“虽然我喜欢,但担心它太贵了”,应用意图模式的回答可以是“对你来说花钱物有所值很重要”。这样就会将顾客注意力转向“某些东西太贵”这一判断背后的意图(“物有所值”),这有助于将顾客的问题框架回应变为结果框架回应
*重新定义的模式如下:“你是说你认为这个标记太高,或者你关心能否负担得起?”这是对“担心它太贵了”的重新定义。注意:“认为”和“关心”在很多方面跟“担心”不同。它们更多地暗示认知过程而不是情绪反应(这样使得事务更可能被看作反馈)。也就是更多地是描述,而不是评判
*重新定义能开启思考和互动的新途径。将“痛苦”重新标示为“不舒服”,如“你有多痛苦”VS“你有多不舒服”,其效用不同。这种语言换框法经常自动改变人么对其痛苦的感知。因为“不舒服”这样的字眼包涵着“舒服”这一嵌入暗示。“痛苦”则没有这样正面的隐含意义
一字换框法练习
*用一个词表达某个特定的想法或概念,然后找出另一个词,可以表示同一个想法或概念,但比原先的词更积极或更消极。如:
1)负责任的(稳定的,不变通的) 2) 稳定的(舒服的,呆板的) 3)淘气的(灵活的,虚假的)
4)节俭的(聪明的,吝啬的) 5)友善的(和蔼的,天真的) 6)果断的(自信的,咄咄逼人的)
7)尊重的(周到的,妥协的) 8)全球的(广阔的,笨重的)
*这种重新定义在于减少负面判断和滥用污名(负向标签),特别是在用标签描述某些方面与众不同的人时会经常出现。所以学会将语言中负向定义的词转化为真相或中性的词,可以帮助人们用更广阔较少评判的视角看待他人
以“第二人称”的另一个世界观看事情
*用第二人称意味着在特定情境或互动中,设身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或“感知位置”。它意味着改变观点,就像你是另外一个人那样去看待问题。在第二人称,你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去看、去听、去感受、去尝、去嗅,去互动;“设身处地”“过过他/她的日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等。(有点像演员,让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另一个角色)
*第二人称需要与另一个人的观点、信念和假设相连,并从另一个人的世界观去感知想法和事件。能够从另一个人的世界观来看待情景,通常会给你带来许多新的领悟和理解
*当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辩护时,你就变成他,像他一样感受,像他一样思考,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听。你要完全了解他,才能了解他行为的本质
*地图不是实景。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世界地图。关于世界,没有什么唯一正确的地图。
*最有智慧最为慈悲的地图,是那些提供最广阔、最丰富的可能性的,而不是那些最“现实”或“准确的”
*可以从至少三个视角或“世界观”来考虑,以丰富你对情景的认识和你的归纳总结:
1)从另一个人的位置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看这个情景
2)想象你是一个看到这个情景但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从这个角度你会注意互动的哪些部分?一个人(人类学家、画家、牧师、记者)会怎么看这个情景
3)选一个对你很重要的老师或指导者,从他的观点看待情景和对情景的总结,会是非常有冲击力的体验
特别说明:原书更精彩。此读书笔记的初衷是希望更好的节省想要了解该书的人的阅读时间;也希望对您的生活、工作可以有一点点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