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都透露了2020年强基计划的一些招生细节。
报考君了解到,对于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都想抓住这次机会,毕竟自主招生取消后,这是当下公认的上名校的捷径。强基计划为站在清北边缘的高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比如此前某高中只出过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考生,强基计划带来了很好的机会。面对强基计划同学和家长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强基计划高校名单
报考君整理了关于“强基计划”的相关招生问答,供家长和同学们参考。
01、强基计划的报名时间
随着今年高考时间的推迟,强基计划报名工作原则上也顺延一个月进行(4月底前发布),以下是4月20日南京大学在招生宣讲会上公布的强基计划“时间线”,不过考生还是要以高校最新公布的简章为准。
02、强基计划报名材料的准备
强基计划报名材料可以参考往年自主招生报名所需9大类材料:
(1)报名申请表(报名系统填写生成);
(2)自荐信/个人陈述;
(3)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5)高三模拟考试成绩;
(6)推荐信;
(7)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8)其他可证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03、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强基计划专业与国家战略产业和支持行业相关,并不冷门。如南京大学招办透露2020年强基计划申请专业有数学类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哲学和历史学。
目前强基计划专业还在审批当中,偏文科专业目前透露有哲学、历史、马克思主义、汉语言文学等。
04、强基计划的成绩计算模式
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下图是武汉大学透露的强基计划成绩计算方式:
武汉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考生的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占比10%,综合素质档案成绩占比5%。其中,综合素质档案成绩高低主要体现在阅读与表达(演讲与口才)、学科能力、研究性学习成果、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
了解过关于“强基计划”的相关招生问题后,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准备才能在1000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呢?
知己知彼,竞争对手的分析。
和自主招生不同的是,强基计划重新将战场圈定在各省市。这相当于,给了裸分学生一个更好的机会,原来裸分强势但竞赛劣势的考生,有机会实现双丰收;对于普通高中来说,此前学校很少出双一流高校的学生,现在机会来了,找对方法、合理规划非常有可能实现突破;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家长最好关注本次的强基计划全过程;因为第一年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下一年如何吸取教训,更应该多留意陷阱。
强基计划高校专业的选择。
强基计划对专业的限制圈定了范围,即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为基础,培养的目标明确,培养流程很可能会贯穿本-硕-博。这意味着或许一些坐不了“冷板凳”的学生不适合这种模式;所以在选择前除了自我评估,还要明确对于院校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目标。家长与考生需要关注学校的招生简章,或者咨询报考大学APP等的志愿报考机构,把想报学校的专业要求认真阅读,并慎重考虑。
总的来说,以上只是报考君总结的基础版应对策略。同学们,在对应高考都应该有自己的科学决策和多种应对方案,做足准备。如果以上问题同学们还没有准备,是时候考虑了,留给同学们的准备时间不多了,高考志愿填报是团队的战斗,考生和家长应该多参考如报考大学APP等的相关报考机构,从中了解高校和专业的知识。
报考君预祝各位考生,强基计划有你,金榜题名,稳赢!关于强基计划,如果疑问,欢迎在留言区进行讨论。
想了解更多的高考资讯,尽在报考大学!报考大学——最权威专业的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提供志愿填报指南、录取概率测试、大学专业分析、专家一对一指导,不浪费每一分,为高考考生解决如何报志愿、如何选学校、如何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