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感受之一是这样的:
当我踏上某次意料之外的旅程,我原以为前方的道路是荒凉,冰冷而崎岖的。而在我独自翻过第一坐矮山坡后,才发现,原来辽阔的荒野里,已经插满了有点昏暗但是却足以温暖人心的各色路标,指引出通往的所有可能的大多数方向。除了路标之外,还有各种或破烂,或新潮,或搞怪,或哀怨的路牌,上面写着“这条路前面有甜泉水,快点走呀少年,再过半个小时就能到。” 又或者说“此路不同,从柏拉图到到黑格尔一路尝试了,有个叫休谟的傻逼把路炸翻了,别继续往这里走了”。又或者是“我来,我看见,我征服,我睡觉”。还或许是“**于此,享年65岁,嘿嘿。”
当然,读书不仅仅是一次旅程。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自我存在,自我认同的方式。
真正的读书人,与其他人是不同的。对于有些人来说,读书类似于偶尔尝试的稀罕物。或许是因为听别人说这玩意儿吃了可以“补充大脑营养,促进骨骼生长”,就兴冲冲地打电话订购了好几瓶,准备慢慢吃。又或许是偶尔兴起,当做巧克力或者开心果之类的爽口零食,在阳光和清风地陪伴下,打发一下午的闲适时光。
然而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不是一种类似于巫术的神奇药丸,也不是某种拿来好吃的零嘴。对于读书人来说,它更类似于日常的茶饭。或许是粗茶淡饭,或许是难啃的猪腿谷,或许是翻炒得闪着欲滴油光的空心菜,正是这些或好吃,或难吃的食物,一日三餐的食物,构成了读书人的血肉,筋膜,骨骼,声带和眼镜。
读书之所以为读书,读书人之所以为读书人,就蕴含在这日复一日的饮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