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是党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更是指导基层实践、破解治理难题的根本遵循。在广袤的乡镇基层,这一要求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畅通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将自我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铁军,是新时代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自我革命的基层根基。 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党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必须深刻认识到,自我革命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概念,而是体现在基层党员干部每日的言行举止、服务效能和廉洁自律之中。当前,少数基层单位仍可能存在政策执行打折扣、服务群众“冷硬横推”、甚至“微腐败”等问题,这正是自我革命需要着力革除的积弊。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认清“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将自我革命作为保持肌体健康的“免疫剂”,主动对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和群众期盼,查摆问题、深挖根源,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聚焦关键环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在乡镇基层的落地,需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不偏向、不走样、不变通。乡镇党委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升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好“头雁”效应。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核心。
三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尤其关注惠农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另一方面,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 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三、引领社会革命,彰显管党治党的治理效能。 党的自我革命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领社会革命。一个经过全面从严治党淬炼的乡镇基层党组织,必然更具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能够更有效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伟大社会实践中。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例如,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党员干部带头探索、廉洁用权,能确保项目健康发展、惠及于民;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秉持公心、清正廉洁的干部更能取信于民、定分止争;在培育文明乡风中,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能带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乡镇基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线战场”,也是自我革命精神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以党的自我革命新成效,引领和保障乡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层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茫荡镇)